186. 卷起来 苏辰哦了声,现在讲的正好……(2 / 5)

吏如果是干得好,有个可依据的标准上升。如果自下而上,王荆公的青苗法可能不会失败的那么惨。”

他说完就是一阵沉默。

坐在这里的没一个是傻子,王爷啥意思啊?总不能在开辟了工匠能当官的先例之后,又要让底下的胥吏上来当官吧?

那咱们十年寒窗苦读还有什么用!

皇上,管管您儿子啊,事情不能这么办的。

康熙却一点都不急,笑着鼓励自家儿子继续说。

苏辰就说:“每一个地方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家族长期垄断的,这跟胥吏的内部世袭性有些关系吧?而且胥吏没有上升通道,办差时便只会有有一个**,那就是捞钱。我觉得,咱们可以让胥吏也通过考试上岗,标准嘛,比着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放低一些就是了。比如有的岗位识字就可以,有的则要有秀才或者举人功名。”

苏辰想到现在乡间最底层的保甲组织,像是保甲、里正这些人都是不拿朝廷俸禄的,所以他们很难把朝廷的荣誉和自己的荣誉联系在一起。

“还可以给乡里的基层官员发放工资,定期给他们组织管理学习。胥吏也可以继续往上考,想升官就要好好办事。”

吴正治突然说道:“王爷,您知道全国有多少个乡吗?此例一开,又要虚增二三百万的国库开支。且身为乡间的保甲里正,他们已经得到了默认的好处。”

苏辰道:“欺压百姓拿鸡毛当令箭,他们是一个国家治理中最小的单位,不规范他们,由小及大是会有很严重的后果的。怪不得我阿玛又是派人赈灾又是减免赋税鼓励垦荒,每年还是会有那么多地方发生叛乱。”

康熙笑了笑,道:“辰亲王说的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但也需要仔细讨论才能执行。”

下午的“历史课”就以皇上的一句话结束了。

苏辰和保成跟着他们阿玛离开,南书房、翰林院文臣们这才一一离开懋勤殿。

第二天苏辰就带着几个暗绣阁侍卫离开了京城,关于他昨下午随便的口嗨后续他就不知道了,到通州坐船,船行到第四天的时候就在江宁县附近的码头靠了岸。

江宁县地处在南京城东南的江宁县北面有一条地势很开阔的河流。草鞋夹船厂依河而建,他们打造的战船都是在这条河里下水。

苏辰到来的时候,正好有一艘建造好的巨大的福船准备下水试航,几个穿着短打的力工在周围解缆绳,看起来就和福船旁边的一个小蚂蚁也似。

福船两端有炮楼,长有一百多米,宽也有三四十,巨大的船身看得人心头剧震。

而且现在的造船材料,用的全是木材,工匠们竟然能把船舱主体打造的密不透风,泡在水里缝隙处完全不会渗水。

就真得很厉害。

解开全部缆绳被推下水的福船在水中拍击出巨大的浪花,然后像个不倒翁似的晃晃悠悠在水中停稳。

随后,几个船工爬上船,张帆摇橹,巨大的福船缓缓驶离岸边。

暗卫赵涛找到草鞋夹船厂的官员何广智,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还没有来得及表明身份,何广智就已经笑道:“了解了解,自从开了海贸,还真有不少大商来我们这儿订小型福船。一艘一百六十料的福船,二十万两,先交一半定金,过年的时候便能来开船。”

赵涛有些同情地看了何广智一眼,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是我需要先去请示请示我家小主子。”

何广智这才注意到站在船厂外面的一个锦衣玉带的少年。

他点点头,“不过我提醒你们,定金交得迟了就被别人抢先了,开船的时间最低要推迟半年。”

赵涛笑道:“知道了。”

他转身,走到辰亲王身旁,把何广智的那些话一五一十的说了。

苏辰:咱们的官营船舱什么时候变成私营的了?

就算民间有大船的需要,也不能让你们这么半声不对上面透漏就这么干啊。

苏辰让赵涛交了十万定金,这次出门他就是来草鞋夹船厂买船的,身上带的银票有一百多万两。

交完定金拿到何广智亲手写的一个“订单”,苏辰带着暗卫马上就离开了。

本来,没打算整顿这个船厂,他就是想用自己皇二代的身份给自家公司弄几艘战船而已。

现在他得确定一下,草鞋夹船厂到底是公材私用,还是把面向民间售出战船所得钱财交到了赋税中。

如果是后面的这个情况的话,这一个船厂的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可以领到轻一点的罪名。

毕竟战船这玩意,你私下倒卖就是在给朝廷找麻烦吗?即便给增加赋税了也要被治理。

苏辰去了江宁城,也就是南京,入城后直接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