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对比 漆黑,如墨的空间内,乍然亮起……(2 / 3)

什么可爱懂事?

年轻时候的自己是不是有点毛病。

承祜的事,年轻康熙了解的更多,也更能分辨出中年康熙的心思,看他的表情便忍不住笑道:“怎么,你不信?”

看来应该是自己的承祜更好。

果然他最受上天眷顾的那个,同样的孩子都是他的更好。

年轻康熙便说了很多承祜小时候的事,听得对面的中年康熙更加面无表情了。

这感觉,好像是他忽略了承祜诸多,才没有发现膝下还该有那么懂事的一个孩子。

一向沉稳的康熙话尤其多起来,完全没有了帝王包袱似的,很多年前的事都被他信手拈来,有承祜特别小时候的事还有承祜大一些重回皇宫之后的事。

中年康熙由面无表情到眸色微动,再到眼神里忍不住流露出羡慕的情绪。

说完承祜,年轻康熙还说保成,蠢一些但也算纯真的保清,稳重的小四,莽撞直率的小五,活泼乖巧的小六,懂事的小七,等等等。

听得中年康熙眼里些微的羡慕,变成了淡然和嫌弃。

这是在夸承祜吗?这是在说他比他会养儿子呢。

“看你如今的年岁,”中年康熙终于端起面前的茶杯,“你那边是康熙二十四二十五年左右吧?”

年轻康熙笑道:“你看得准。”

“呵,”中年康熙发出一声淡淡的嘲笑,“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时候,朕的保成和保清也很懂事。他们都把朕这个皇阿玛看作是毕生最为崇拜的人,他们对朕的孝心亦是天地可鉴。但等他们渐渐长大,尝到了权力的好处,一切都不复以往了。”

“唉!只可惜,朕永远不会跟你一样,个个儿子尝到权力的好处后个个都背叛,朕有辰儿啊。”年轻康熙一副很惋惜的样子,“朕永远都不会跟你一样成为孤家寡人。你刚才说皇阿玛,你的儿子们都喊你皇阿玛啊,朕的儿子都喊朕阿玛。”

中年康熙:---

双拳握紧,真想照对面自己这张年轻的脸上来一圈。

年轻康熙的话却未停,话里包含了自己辰儿小小年纪就给生病的他煮粥、坚决不让他溺爱保成、看见他受伤能用稚嫩的肩膀替他挡住、赚钱给他修黄河大堤、为了大清的繁荣不惜背上不学无术的名声去与工匠们为伍。

叭叭叭、叭叭叭

中年康熙觉得自己的耳朵都要被这些话磨出了茧子来,年轻之人还在说个不停。

不过,心底隐隐的,的确有些羡慕是怎么回事?

看到中年康熙的表情,年轻康熙只觉这一辈子都没有这么酸爽过,跟大臣们比儿子算什么,跟同样是皇帝的人尤其是自己比,才是真的爽。

年轻康熙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又说起来,从三番之乱的四川战场到此时在东北已经种满了盛京的玉米,再到几乎遍及全国的番薯等等。

中年康熙最后竟然发现,他和这个年轻的得意洋洋的自己,一个“晚年”潦倒一个年轻得意,中间仅仅是差了一个儿子。

这个发现如何不让人痛心难过。

如果不是多年帝王生涯的历练,中年康熙觉得他现在能忍不住再吐一口血。

最后,年轻康熙停了话,语重心长道:“你对孩子们好些吧,就算你没有辰儿,但是保清、保成都是好孩子。”

“好孩子?”中年康熙问道,“你可知道,索额图屡次劝说保成谋害朕,他都没有一言半语的反驳。朕要处死索额图及其二子,这孩子却连跪一天一夜替他们求情!”

年轻康熙很看得开,道:“保成如果真有反心,有索额图对他的鼓动,岂非在就对你动手了,孩子没动手就证明还是念着你呢。”

幸亏他家辰儿聪明,将索额图一竿子支到海外去了。

否则发展发展,他那边的索额图也一定会有野心勃勃的一天。

中年康熙冷嗤:“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就算你有辰儿,索额图当摄政王的心总不能也被他带的没有了。”

早晚有一天,你会体会到耗空心思养大的孩子其实跟别人更亲时,那种无法排解的伤心难过。

念头未完,就听年轻的康熙说道:“这个啊,辰儿不喜欢他二姥爷,前年就跟朕建议,让他出海为大清搜罗异国知识书籍去了。”

中年康熙:---

沉默蔓延开来,蓦然一声“滚”的呵斥声爆破在这个小空间里。

守在皇上身边的梁九功胆子一颤悠,看看床上即便睡着也眉头紧皱怒气满面的帝王,他心里直念阿弥陀佛。

康熙缓缓的睁开眼来,看见了梁九功,目光在他身上停顿了一会儿。

梁九功扑通一声跪下,带着哭腔道:“万岁爷,您终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