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人族与道统(1 / 2)

亚圣像与亚圣庙培养的文脉互相共鸣,几乎江州每一个书院都有了反应。

“亚圣显灵了。”

“是有什么千古文章诞生了吗?”

“莫非儒门大兴,就在今天?”

“快,去亚圣庙朝拜,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去抄录一份,越快越好。”

江州各地书院以及王城里的高手们,纷纷感应到文脉的震动,不由得露出吃惊的表情。

王家的武学不只有《浩然之气》,他们也会传授其他武学给自家的书院,这些武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依赖文脉,增强武学威力。

何为文脉?

儒门的高手使用灵液撰写文章,然后以特殊的方式吟诵,使得文字飘逸在风中,与诵读声共鸣。

这在儒门当中,称之为【颂】。

上古的儒门士子们,喜欢在祭祀的仪式,或者儒门的盛会中,吟诵文章,陶冶情操。

后来有天人武者发现,他们可以使用法则,将这些吟诵的文字封印起来,制成一种特殊的秘宝。

这种秘宝由灵液吟诵的文章构成,被称之为文脉。

它是一种介于真气与神魂的产物,有洗涤心灵,增强神魂的奇效,比天露的效果都要好。

而这种秘宝也非常挑剔,只有诞生优秀的文章,它才会完整吸收,壮大文脉。

如果遇到千古文章,儒门的文脉甚至能够得到爆发增长,乃至壮大。

此所谓字字珠玑。

这样的案例,少之又少。

儒门发展了上万年,能够留存下来并且发展壮大,连绵不绝的大文脉也不过只有五条。

大夏有三条,神武有两条。

神武的两条,一条在永州,另一条就在江州,并且位于江州的亚圣庙。

它们都是得到过千古文章,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存活下来,增长寿命,并持续为儒门提供动力。

可见千古文章的稀罕。

这一次楚千秋在亚圣庙上,对于亚圣说了这一通话,竟然引动文脉变化,简直不可思议的事情,是足以让江州儒门学院,齐聚一堂的大好事。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楚千秋本来的目标,是把这文脉给铲了,所以惊动了文脉,惊动了亚圣。

这楚千秋都准备上来灭门的了,亚圣哪怕是死了,也得被这魔头气活过来。

“我该称呼您为孟夫子,还是亚圣大人。”

楚千秋见到亚圣的残影,不慌不忙地问道。

这尊亚圣像是利用亚圣死后遗留的骸骨制造而成,他保存的灵性早已流失殆尽,比金刚寺的白骨佛像要差得多。

他能恢复一点意识,恐怕也是文脉的功劳。

“一个称呼而已,老夫并不在意。”

“后生想怎么称呼,便怎么称呼吧。”

“这一次文脉大震动,定是有了儒门覆灭的危机,才汇聚了文脉的力量,唤醒老夫的意识。”

“后生,你想毁灭人族的文脉吗?”

“究竟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恨意?”

亚圣严肃地说道。

他是早已死去的人物,化作了烟尘,只不过是在这一场意外中苏醒而已。

“恨意,毁灭人族的文脉?”

“那请夫子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是人族重要,还是儒门的道统更重要?”

“如果儒门的道统,成了阻碍人族发展的垫脚石,这是该推到,还是不该推到?”

楚千秋反客为主,朗声说道。

“如果没有了道统,这人族还能是人族吗?”

“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在了一起。”

“后生,你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

亚圣也没有直接回答。

因为双方都知道,这里的陷阱很大。

不管哪一门的学派,不管他们信什么的,绝对不可能承认自己对社会有害的。

只要你辩经,那他们本意都是好的。

绝对没有坏的可言。

所以他们必须会强调,自己的学派,对于人族很重要,是人族的根基。

自己信的,一定是好的,别人信的,才是大坏蛋。

亚圣也不可能例外。

楚千秋见多识广,认出这套说辞的问题,立刻追问道:

“神武朝信佛,大夏信道,他们谁才能称呼为人族?”

“信佛的,信道的,信儒的,信武圣的,信猴子的,信面条的,谁才能是人?”

“没了儒门的道统,这人就不算人?”

“后生,莫要诡辩!”

亚圣沉声反驳道。

“道统是传承,是礼仪,是道德,是规范,是社会的骨血,是几千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