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 114 章(1 / 2)

时间悄悄流逝,春日过去,又到了佑宁最难捱的夏天,好在现在两州的冰块比较多。除了冬日放在地库窖藏的冰以外,还有硝石制冰的技术也被工部琢磨了出来。

但是硝石制冰产生的冰块仍然有限,工部还在琢磨着怎么改良。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作为两州最尊贵的长公主苦夏,下面的当然想着法子要让她快活些。佑宁再一次感慨自己是万恶的封建阶级,不然哪有这种待遇。

她以前看的时候,看到那些主角们竟然能从末流带领农民们起|义,甚至宣扬人人平等的观念;看的时候还觉得他们速度太慢不大行,等到自己真上了,连给自己的属民填饱肚子就已经煞费苦心。

她还要谋划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更加艰难。

为了这个位子,她图谋甚多,在这年秋天庄稼都丰收之后,佑宁让施瑾瑜镇守两州,自己带着一大堆粮食和女官以及众多亲随军往西南的琼州去了。

先帝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功登基做了不少的准备,他的庶子被养得什么本事都没有,随便找个由头就给放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去熬日子了,就连之前的宫宴上也没看到人。

而自己的嫡长女则分封到苦寒的西北,边关异族要是打破城门,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佑宁。她为了自己也要拼死抵抗,肯定能给佑呈带来不少的缓冲时间。

至于西南的琼州,则留了佑宁和佑呈的嫡亲舅舅、先皇后的亲弟弟。他们的舅舅一直驻守边关,死守琼州不会离开一步。

西南西北,留了佑呈的两个至亲,自然可以保他无忧。

先帝想的很好,但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佑宁被人穿了。她和佑呈没有丁点姐弟之情,而且还一心想要那个位子,甚至带着一大车的粮食过来看自己的亲舅舅了。

琼州比两州还要穷得多,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外面却有野心勃勃的异族,皇帝的嫡亲舅舅孙则带着一家妻小守城十年有余,是奉朝最牢固的边线。

佑宁的队伍浩浩荡荡又从关内来,孙则自然是看到的,他还派了哨兵过来查看,得知是自己外甥女之后才松了一口气。

等到舅甥相见,孙则有些奇怪的问到:“殿下怎么来了?”

琼州和安城说近是肯定不近的,虽然不至于像去京城那么远,但路上少说也要大半个月。佑宁长途跋涉带着东西过来,肯定不是单单访亲那么简单。

等客套几句话之后在府邸正堂落了座,佑宁让孙则屏退了手下众人,才忧心忡忡叹了口气:“舅舅,本宫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孙则看着这个自己十余年没见的外甥女、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皇长公主,打量了半晌,才开口:“殿下但说无妨。”

佑宁深吸一口气,而后缓缓说了出来:“还不是为了本宫那弟弟!”她徐徐道来:“前段日子皇帝让本宫回京城述职,本宫且去了。但是到了京里,却听到谣言四起,说什么皇帝宠妾灭妻,还说什么祸国妖妃……本宫自然是不幸的,但是等到宫宴上,那妃子向本宫讨要驸马赠与本宫的心爱之物,皇帝还帮着她帮腔。”

她说到这里孙则有些头疼,因为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情,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武将听着就头疼。

但还没等他打断,佑宁就话锋一转:“这事本宫也没往心里去,但是事后没过多久皇帝就劳民伤财要为那妃子寻一根杂毛都没有的上好狐狸皮子。现在愈演愈烈,什么东西都要往那妃子跟前送。可他是皇帝!怎能把心思放在一个女人身上不顾朝政!”

虽说她自己心里并无此等想法,但要让舅舅入瓮,少不得说得情真意切。

见佑宁说得煞有介事,孙则的眸光暗了暗。

佑宁没放过一点舅舅的表情,当然也没错过这一点。佑宁可以往京城安插眼线,孙家作为一个累世家族,怎么可能在京城没有眼线。

她说的话也非常可怕,九分是真的,恐怕孙则听到的也多半是如此。佑宁收拾了一下表情,将刚才有些激动的表情稍缓:“本宫已经上书请皇帝以国事为重,但是本宫只是一介女子,哪有插手国事的资格,才想到舅舅和本宫靠的近。本宫当年听父皇教导,日后一定要爱护弟弟,便拉下这张脸来,求舅舅也上本书。”

孙则当然直接应允下来,他在边关苦寒十年,凭得就是一腔热血。况且他自己也知道京城那边的一些事情,本来以为只是谣言夸大了几分,不放在心上。结果连长公主都找了过来,可见事情非同一般。

佑宁带来的那些粮食也留在了琼州,孙则本来并不想要,但是佑宁说这是自己一片心意:“本宫那也不富裕,今年收成不错才能给舅舅带来。咱俩靠的近,离皇帝却远了些,这也算是我这个做姐姐的,为皇帝进的心意。”

佑宁好说歹说,才将带来的粮食全都留下了,然后带着装备精良的亲随军走了。

等长公主离开后,孙则连忙写了折子,让兵士快马加鞭送入京中,同时也不忘加派京中的眼线,让他们将情报递给自己。

他坐在书房里很久,想着长公主送来的粮食、还有她亲随军的装备。孙则又不是傻子,那些粮食各个颗粒饱满,是今年的新米,那些个亲随军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