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22(1 / 2)

莫道世人都说‘宁为盛世犬, 不做乱世人’。小太子因为多吃了几碗饭而劳师动众的去请太医,老百姓在遭受这无情的雪灾后, 可以有个屋子蹲着,有口热汤喝着,有床被子裹着。

这太平盛世啊就是好。

第二天,天气果然是晴朗,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 照在人的脸上有层稀薄的, 却让人分外留恋的暖意。小太子来到乾清宫正殿的时候,康熙皇帝正在和赫舍里噶布喇, 佟国维几位大臣在商议要不要重建南城。

虽然在来得路上, 梁九功已经和小太子提及了昨天的大雪引起的雪灾, 胤礽还是没有什么概念,他仅有的认知也不过是史书的相关记载中的寥寥几笔。因此一边一个字不漏的听着康熙皇帝和大臣们的商谈,一边从嘟嘟那里翻阅公元十七世纪的北京城格局,以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住宅的房屋建筑等资料。

“太子, 听了这时候, 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康熙皇帝看小太子端坐在他的小椅子上一动不动的,专心听他们的交谈, 就想考考他。

昨儿个的雪太大,他担心小太子出门的话会受不住,就没叫他过来。 今儿个天气放晴,臣工们商议雪后救灾和重建南城的事情, 小太子作为大清的储君,却是必须要出现的。

“回皇阿玛,儿臣听着您和各位大臣所说,是要一片一片的把南城都推倒重建,抵抗雪灾和水灾,这是大好事。把内城和北城也翻修或者重建也是大好事。因此儿臣觉得可以同时进行。” 小太子起身,板着脸,表情特别认真的回答康熙皇帝的问话,压根的没想过康熙皇帝和殿中大臣们听了他这番话,会有什么反应。

其实那位大臣一开始提议重建南城,纯粹是哗众取宠的心态,根本没想到康熙皇帝会去当真思考其可行性。

而康熙皇帝为何会想要重建南城那? 有钱有闲心情好啊。

先是小太子弄出来的这些新事物,销往江南等地和恭亲王带着人销往周边国家,带来的惊人盈利。又有前一段时间,阿茹娜格格为了换取太医院不限数量的药材供应,拿出来的那座金矿,康熙皇帝派去确认的心腹侍卫们已经回来禀告,证实了金矿产量高而且容易开采。

再者平定三藩的战争也接近尾声了,各种新型的火器和自动火-药碾磨机也都快出来了。所以康熙皇帝现在是财大气粗,特别想花银子,收买一下京城其他民族,比如汉人,回人的民心,也给刚刚结束了八年内战,大遭破坏的大清国,注入一些活力。

现在的皇宫紫禁城是前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戏曲《游龙戏凤》里面前朝正德皇帝说的“大圈圈里面套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面套着个黄圈圈”,讲的就是大清国都城的前身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四九城。

大清皇室从多尔衮摄政王入主紫禁城开始,不光重建了被战火焚毁的皇城,还大大的扩建了外城。为了表示满人的尊贵,特别改了规矩,把皇城定为皇帝和文武百官处理政务,接待外宾等举行各种庆典的地方。内城定为八旗贵族,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地方,汉人和回人等其他民族就都住到了外城。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的格局。京城的汉人中也有了“东城布帛菽粟,西城牛马柴炭,南城禽鱼花鸟,北城衣冠盗贼,中城珠玉锦绣”这么一个说法儿。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讲的就是外城的四城。

西城区因为紧挨着内城西边儿,宣武门内外以及西四等处,王府林立的贵族区域。又有水和煤炭等物资都打这儿过,生活便利,因此特别被汉人中的士族官员们喜欢。

东边那一带不仅有粮仓,而且靠近通惠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经过那里,漕运码头一片繁忙,所以这片儿慢慢的聚集了巨商大贾和殷实之家,是很富有的一个区域。

北边因为交通不便,还挨着晒粪场和果林等等,居住的多为贵族家里的仆从们或者外地来的的无业流民。

而这里说的南城就是崇文门和宣武门两个城门外的区域。崇文门是收税的地方,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宣武门是菜市口,南方各省要进京的人都要经过这儿再进内城。又因着这里临近花乡-黄土岗,金鱼池,整个南城人口特别密集,大小院子尤其大杂院的房屋质量岑差不齐,且大多年老失修。

当然还有一个是地势的原因,北面高,背山。南面低洼,环水。一年四季中除了夏季,吹得都是北风。风沙大,贵人们当然不愿意住这儿。

虽然南城居住的多为市井草民,但对于整个京城来说却也是非常的重要。康熙皇帝就想着若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南城的住房问题,那也是功劳一件。否则下次再来一场暴雨暴雪啥的,还是要遭灾。

本来康熙皇帝既然决定了,那就直接吩咐户部,工部开始做预算准备开工就好了,可是八旗王爷们不满意了,皇上您有钱怎么不先把内城修修啊?您身为咱们满人的皇帝,怎么能不把心偏到我们八旗子弟这儿那?

“太子殿下,重建内城和外城是大事,需要从长计议。微臣的意思是先从内城开始,把需要维修的,推倒重建的,都做好了,再商议外城的重建事宜。”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