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郭秀来说,长安便是自己的根。
父亲说过,老郭家原先是陈国的小吏。陈国覆灭后,就逃到了关中,一路讨饭来到长安,就此安家。数百年来,郭家在长安分支散叶,族人加起来怕是干了。
直至出嫁之前,郭秀都是在父辈的吹嘘中成长老郭家当年如何如何
凌晨,郭秀悠悠醒来,动了一下。身边的丈夫王福放了个屁,不满的道:还早呢!早些起来给孩子们做饭,我还得去做事!
郭秀把薄被扯开,风风火火的下床。赶紧起!
她催促道。
卧室有些年头了,一股子木头腐朽的气息。一下雨味道就更浓郁了,王福时常说这便是老王家的底蕴。
木制的宅子工工整整的,在普通百姓看来,这确实是有些底蕴。一般人家也就是土房,就算是木屋,规模也没老王家这般大。
王家祖都是关中人,前陈时某位祖宗曾做过陈国御史大夫的马夫,后来鸡犬升天,竟然做了县令。可惜那位御史大夫后来倒台了,连带着老王家的祖宗也跟着吃了桂落,回家啃老米饭。
老王家的底蕴呐!王福深吸一口气。
当年若是没贪腐,老王家也没这么大的宅子。郭秀穿好衣裳举手整理头发。说什么呢?王福懒洋洋的道:王氏祖宗清廉,有口皆碑。
清廉清廉,一介县令罢了,你来告诉我,几年县令做下来,那俸禄可能修建这般大的宅子?不说别的,那些大木头值多少钱?
郭秀随意挽发,开了卧室的门。气沉丹田
起床啦!
顿时老王家鸡飞狗跳。
几个孩子起床了,老大囔着让阿弟去洒扫,自己要去蹲坑。老二却抢先把茅坑占了,二人争执不下唯一的闺女王琴才六岁,细声细气的道:阿娘。
郭秀进了闺女的卧房,坐好。
给闺女梳理头发是郭秀每日最爱干的事儿。都出去!
王福把两个争夺坑位的儿子赶了出去。
他一边蹲坑,一边说道:晚些我去陈家,问问可能租了他家的地种。
陈家的地每年收租可不低。郭秀用木梳轻轻梳理着闺女的头发。可好歹稳啊!
稳什么?家中有些钱财,我就想置办些田地。如今田地价钱这般高,哪里买得起?
我看会低!凭啥?
我前日去买菜,听到有北疆军的小吏说,秦王对兼并土地深恶痛绝,定然要捶打那些世家大族和豪强。
呵呵!这话哪朝哪代没说过?可说了有用吗?屁用没有王福放了个屁,陈家的管事说了,如今想租他家田地的人多了去。去晚了就没了。
租了他家的地,咱们一家子活的紧巴巴的,若是有个大事小事,到哪找钱去?借啊!陈氏大方,说是家中佃农只管借贷。
郭秀楞了一下,闺女仰头,阿娘。
郭秀叹息,你不知晓吗?一旦借贷,十有八九最后都还不清。最终只能一家子做了他家的奴仆我觉着奴仆也不错。王福惬意的道:什么都无需想,只管种地。
郭秀压住火,孩子们怎么办?种地不好?
我还想让老大老二读书呢!
读书?噗!王福笑的差点跌落下去,老王家就那一代人读过书,后面的,不是种地就是帮工。秦王说了,普通人家的子弟也能读书,而且要多让咱们的子弟读书,而不是什么大族子弟!郭秀的手不知不觉重了些,
闺女头皮吃痛,阿娘,好痛!
哦哦哦!郭秀赶紧松手然后冲着茅坑那边骂道:要做奴仆你自家去,我便带着三个孩子堂堂正正做人。
呸!王福骂道:如今天下大乱,依附大族才有出路。就你,也想堂堂正正做人?这年头谁能堂堂正正?只有世家大族,权贵,豪强豪商。咱们老百姓就一条路,低头。
凭何要低头?郭秀怒了,走出房门说道:没听那些人说吗?秦王他老人家说了,孤为何不进长安城?便是因为长安城中皆是不公。孤一旦进城,就是为了什么
她想了想,挥舞梳子,孤进长安,便是为了公平,公平,还是特娘的公平!
夫妻二人大清早吵了一阵,吃完早饭后,郭秀要去外面店铺帮工。她做事麻利,很得主家的欣赏,工钱都加了两次,故而在老王家,如今是女子当家。
王福嘟囔着,等妻子出门后,便坐在屋檐下,令两个儿子弄了竹子来。用柴刀劈开竹子,接着再劈最后弄成细细的竹条,才开始编制竹器。中原篾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王家做篾匠到王福是第三代。
郭秀在林氏点心铺中做工,她看着实诚,嘴巴也会说,力气大,做事风风火火的,很得掌柜林火的看重。
来了?
店铺早就开门了,林火蹲在外面吃博饦,见郭秀来了,就说道:听说秦王打进南周了。
是呢!奴也听说了。这阵子秦王南征是长安人最为关注的话题,菜市里也议论纷纷,郭秀听到了不少传言。
进了店铺,郭秀把昨日剩下的点心端出来,放在最外面。
接着她搬了些麦粉进去,和面,揉搓面团这不是她的活计,但只要有空,郭秀就闲不下来,乐意帮别人做事。
风风火火的女子可惜长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