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崛起之路(2 / 3)

寒门贵子 地黄丸 1973 字 6个月前

华夏正统明最有力量的一次跨越。七郎,凭此印刷术,你已青史留名,无人可及了!”

能让四大发明之一早百年面世,为传承数千年的华夏明添砖加瓦,徐佑愿意盗这个技术,却不愿意盗这个名声,道:“对外不要说是我的主意,正好祖先生来了,说是祖先生造的印刷术。”

“那怎么成?”祖骓强烈反对,道:“我再不才,也不能夺人之美,郎君可是羞辱我吗?”

徐佑笑道:“先生过虑了!印刷术只是初具其型,若要真正的变成现实,还要仰仗先生的才干。认真说起来,我提个思路容易,可操作起来必定还有许多问题,那时候得先生想办法解决。所以印刷术的功劳,有我一半,有你一半,我现在身份尴尬,名声太响,恐生事端。先生品行高洁,我心深知,请勉为其难。否则的话,我宁可让印刷术暂且埋没,等日后时机成熟再宣告世人。”

“别……”祖骓这样的人,闻技则痒,如何肯让印刷术继续埋没?犹豫再三,道:“好吧,我厚颜先冒领了名声,等日后郎君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再对天下人言明!”

“也好!”

徐佑站起身,道:“先生这段时日住在书坊,我会派人严密看守,切记,不得走漏一点风声!”

祖骓兴致勃勃的跟着李木去了书坊,何濡叹道:“有时候我真好七郎的脑袋里到底装着什么东西,每每不动声色可以弄出让人惊诧的东西来。”

徐佑笑而不语,其实他还是有些惭愧,盗盗诗只是小道,可连印刷术也盗了,未免对不起那些以无智慧发明了印刷术的劳苦大众。

何濡鬼灵精的人,凑过来问道:“七郎思索印刷术定不是一年半载,为何这时候才抛出来呢?”

“袁青杞做了祭酒,原本打算在扬州治逐渐攀升的计划不再适用。我怕在天师道混迹的时间越久,越容易露出破绽,所以必须剑走偏锋,出制胜!”

“如何出?”

徐佑似乎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手指轻轻缠绕着散落肩头的长发,道:“道门最大的敌人是谁?”

“虽然眼下道门以六天为敌,但真正的敌人还是本无宗!”

“想要在道门里坐大,自然要踩着敌人的尸体前行。所谓出,是在和尚们最看重的东西捅一刀!”

“哦?”何濡扬了扬眉,道:“我做和尚十年,却也不知和尚最看重什么!”

“你个假和尚,口诵经,心怀欲念,是做不得数的!”徐佑眸光浮几许冷意,轻声道:“和尚也好,牛鼻子也罢,他们最看重的是正统!”

华夏千年历史,王朝更迭、百家争鸣、华夷之别,无非是两个字:正统!

佛自西来,想要彻底融入这个明高度发达的国度,必须为自己的胡教身份正名。历代大德高僧不惜将玄学融入佛法,也高度借鉴孔孟和老庄的学说,目的不外乎让佛法更快的站稳脚跟,拥有更广泛的信众,在士族和黎庶都具备超然的影响力,然后才能宣称其为正统。

也是国教!

自六朝开始,佛道轮流为国教,为了争名,昭显正统,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徐佑现在所做,只是将这番还处在酝酿期的较量摆到了明面的擂台,看似兵不血刃,相对朝堂和江湖的厮杀显得更艺一点,其实论及影响力,却是前所未有的巨大。

“对,是正统!”

何濡双目张开,光华流转,心已有迫不及待的冲动,道:“七郎的刀,从何来?”

“从经来!”

“什么经?”

“老子化胡经!”

接下来三个月,袁青杞的座舟游遍扬州十二郡,连徐佑在钱塘都时不时的能够听到她的消息,且大都是惊世骇俗的所谓神迹。

先是在富春县化青莲而取水,让干涸十年的三眼清泉重新涓流不止;其后又在山阴县施天雷正法,引动山林大火,烧绝了八万鬼兵,救黎民无数;再又是永年县的飞云江有水怪吃人,袁青杞擎八景伏神剑,血战三日,身受重伤,才将水怪斩杀于江底,护一方平安;最最灵异的莫过于在松阳县,一孕妇难产而死,下葬途适逢袁青杞经过,竟说老君座下童子临凡,强行驱散送葬队伍,开棺后口诵神咒,喂那孕妇服下符水,立刻起死回生,顺利产下一女。袁青杞将其认为义女,约好七岁之后便来带走她入山修道。

凡此种种,经过口口相传,几乎将袁青杞描绘成了九天玄女下界,无所不能,无所不晓,天师道扬州治由此香火再盛,各地道观人头攒动,租米钱税几乎直追杜静之任祭酒之时。

究其根本,并非袁青杞杜静之显露的神迹更多,要知道杜静之那可是用符水治疗过瘟疫的大真人,而是乱后思治,人心需要寄托罢了。

由于白贼对扬州的破坏太深太烈,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活下来的也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肉体和精神承受着双重折磨,这时候宗教成了最好的归宿,因此袁青杞顺势利导,频显神迹,终于让天师道否极泰来,重新咸鱼翻身。

“天师道人才济济,七郎真的需要万分小心!”

明玉山颠,有凉亭名为望远,徐佑和清明对坐手谈,何濡独依栏杆,翻看着冬至递来的情报摘要,里面提到最多的是袁青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