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武诩不死不立太子(1 / 2)

皇帝自己也没想清楚,房玄龄为何会反对自己册封赵辰为太子。

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直跟赵辰是师生,房玄龄自己也和赵辰的关系很是不错。

按照所有的道理来说,房玄龄应该跟魏征一样,毫不犹豫的支持赵辰成为大唐的太子。

可现在为何,这么多大臣没有出声反对,反倒是他房玄龄开了这个口?

李世民自己想不通,于是他把目光看向前方站着的房玄龄。

百官们心中也是不解,他们也跟皇帝想的一样,房玄龄怎么也不应该是这个反对赵辰封为太子的人。

难道房玄龄表面上与赵辰交好,实际上,才是最反对赵辰成为大唐储君的一个?

这房玄龄还真没看出来啊。

要不是现在这种情况,我们都以为,房玄龄跟汉王殿下关系是很好的。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没想到汉王殿下这个时候竟然栽在了房玄龄的手里。

百官们小声议论着。

房玄龄似乎没有听到一般,但他的儿子房遗直今日也在朝堂上,此刻听到百官的议论,以及方才自己父亲说反对赵辰封为太子的事情,心里压根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房遗直觉着赵辰对自己父子很好,自己的父亲怎么可以做出这样恩将仇报的事情来?

当下低着头,不敢去看百官的眼睛。

却也没办法从这里离开。

魏征此刻也是盯着房玄龄,他也不知道身边这老伙计今天是犯了什么毛病。

皇帝已经十分想要册封赵辰为太子。

百官们虽然有人不愿意,但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声反对。

偏偏这老家伙今天突然犯了病?

要知道,在高昌一战之中,若非是赵辰身先士卒,先是突袭了洛西大军粮仓,击溃十万洛西大军。

后又焚毁洛西大军投石机,救高昌都城于水火。

现如今别说大胜,说不定吐蕃的军队都已经进到大唐疆域了。

哪里来的收服高昌百姓,划高昌国为大唐疆域的事情?

这样的功劳,古往今来有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

再加上赵辰这么些年来,为大唐社稷出了多少力,花费了多少心思。

这房玄龄怎么也都应该看在眼里的。

这么多人,偏僻就他一人反对?

“陛下,臣反对汉王殿下封为太子是有原因的。”房玄龄没有理会旁人的眼神,缓缓朝皇帝说道。

李世民没有答话,而是面无表情的看着房玄龄,等待着他接下来的回答。

“陛下,汉王殿下功勋卓著,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无可置疑的。”

“但臣有一事要禀明陛下,帝传三世,武代李兴!”房玄龄突然说道。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里又是猛地一突。

自从从高昌回到大唐之后,李世民就几乎把这谶言的事情给忘了。

武诩回了汉王府,也没了任何动静。

这帝传三世,武代李兴的谶言,似乎也无迹可寻。

但现在房玄龄这么一说,李世民心里又是猛地一咯噔。

帝传三世,武代李兴。

他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在乎,唯独大唐李氏的江山社稷,他李世民不能无动于衷。

武诩在高昌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手腕,好好的一个高昌,在武诩的手段下俨然已经灭国。

甚至武诩曾经与吐蕃联合,准备对付他大唐。

若非是赵辰和大唐将士们的奋力,现如今怕是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情。

武诩并非是一个寻常的女子,哪怕是她的年纪并不大。

李世民是很想杀了武诩,剪除这个后患,但这事情只是一个传言。

为了一个传言就杀了一个女子,而且还是功臣之女,他李世民怎么下得了这个手?

而且,赵辰夹在中间,他这个皇帝真把武诩杀了,赵辰会怎么看他?

李世民很为难。

但好在,之前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武诩回了长安,一直规规矩矩。

李世民自己也差不多将这件事给忘了。

结果现在又被房玄龄提了出来,而且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接说了出来。

“什么帝传三世,武代李兴?”

“不知道啊,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帝传三世,武代李兴,应该说的是帝位传到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