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8(1 / 2)

是瘾 讨酒的叫花子 1558 字 5个月前

双方七荤八素扑做一团,墙边摞成两排的半人高红砖也无辜遭殃,跟着塌了,砖头猝然砸地上,一部分直接断成两半。

还没跑远的同伴半路折回去,脑子很灵光,边一把捞起棉袄子,边扯着嗓子卖力鬼喊鬼叫:“打人啦,救命啊救命啊——”

等家属追下去,这伙神癫癫的早跑没影了。心里气不过,家属踢地上的烂转头发泄,黑脸吐了口唾沫,骂了句:“狗日的,有娘生没爹教的坏种,等着吧,现在管不了,以后总有一天坐班房!”

喧闹的动静招来了许多围观,街上的行人纷纷驻足,住院部这边也有人从窗户伸出半截身子好奇往下探视。

始作俑者不见了,留下的只有狼藉,还有俩受害人。

不知情的还以为咋了,听到呼救声,见家属那个凶狠样,当真是家属打小孩,不假思索就过去仗义插手,惹得家属有些丢脸,又面红耳赤与那位多管闲事的争执。

矛盾转移得挺快,这下变成两个暴躁易怒男人间的争斗了。

一时间,底下乱哄哄的。

没谁会关注被砖头砸的那个,毕竟看人干架更有意思。

角落里的陈时予过了一会儿才撑着墙壁爬起来,身形狼狈,走路时腿还有点瘸。

俩男的吵上头了,相互不服输,瞎眼了没瞧见边上的小姑娘,气急败坏的一方扬高拳头,没打到家属,反而波及到了刚站起来的陈时予。

后一瞬,陈时予还没站稳就又倒了下去。

……

两个光打雷不下雨的男人逞威作势了半天,嘴上叫唤得厉害,可后面还是没打起来,被赶来的医院保安劝开了,分别拉走。

周围看戏的意犹未尽,没看过瘾,还舍不得散开。

关姀旁观了全过程,手还搭在窗台上,眉头不由自主皱紧。

后边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不解,看关姀一直站着不动,“啊啊”两声,这才让关姀回神。

关姀转身,看老太太脸上有点着急,安抚道:“没事,别担心。”

老太太比划两个动作,问是不是出啥事了。

关姀轻声细语:“真没事,就是几个吵架的,不用管他们。”

老太太稍稍放下心,拍拍关姀的胳膊,示意她也别去管这些,免得招惹是非。关姀能懂,点点头,坐床边陪老太太,剥两个橘子喂老人家。

待再不经意走到窗边,向下瞧。

下面一个人都没了,只有地上横七竖八的砖头。

关姀收起眼神,不着痕迹走开。

天暗了,街边的路灯点亮,浅黄的光铺洒,为周边事物增添一抹暖色。

唯独刚刚那个巷子在光线之外,里边黑压压的,没人敢再去。

老爷子送完人顺路买饭拎上来,还是四份。

应该是天太冷,亦或买完饭又去做了点别的什么事情,耽搁了时间,饭菜到关姀手里已经微凉了,但勉强能吃。

老爷子面色忧愁,心事摆在脸上。叹了口气,他将多的那份饭单独拿出来,摆桌子上放着。

老太太不好当着孙女的面做什么,讲不了话,抬头看看自家老伴。老爷子摇头,无奈又失望。

关姀佯作不知,只管吃自己的。

早些年,有的医院普通病房也有电视机,不加钱升级也能享受。这时同病房里中间床的病人打开了电视,放晚间新闻看看。

中央台正在播筹办奥运相关的报道,还有一些老生常谈的国家大事,以及恭祝全国人民腊八节快乐。

一家三口都忘了今天过节,还是听新闻才记起。

南方大多数地区不注重这个节日,关姀他们家是例外——老太太来自辽市,年轻时一直生活在那边,老爷子祖籍也是北边的一个小城,他的上一辈在抗日时期流离失所,才举家迁到江北市。

“过了腊八就是年”,关姀家每年都过腊八,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也过。

以前这些都是吕辛在操持,她死了,他们连过节都能忘。

自知亏欠,老爷子对关姀说:“明天我也煮点腊八粥带来,给你们补上。”

关姀顺口接:“过都过了,算……”

话到一半,不忍拂老人的心意,又硬生生改成:“成吧,都行。”

老爷子说:“去年前年每回都过的,咱们今年也不能缺了。”

关姀应:“您随便做点,别太折腾,不要太累了。”

饭吃完,新闻也放完了。

关姀勤快收拾,照旧去扔垃圾,留老爷子和老太太独处,给他们一点交流的余地。她故意到走廊里多待半个小时,拿上盆子一起,等着晚点接完水再回来。

这个点过道上比较拥挤,来来往往都是医护和家属,楼梯间垃圾桶里装满了,汤汤水水的污渍洒得到处都是,看起来黏腻恶心,着实令人反胃。

关姀把塑料饭盒啥的装袋子打结包好,弯身放桶旁边,不像那些个没素质的,多走两步都要他命,老远就隔空哐当扔这边,不管丢没丢进去。

紧随其后的一位穿着整洁周正的男士也是,进去,把没吃完的饭菜还有一袋过期面包放下。

关姀到阳台上透透气,换个无人的地儿,吹风冷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