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2章18马力又爆了(1 / 2)

卢昌华回到北宁,他关注的重点落到了新车研发上。 发动机厂的新型发动机已经完成了验收。 生产许可证也下来了。 拖拉机厂正在进行新车型的优化。 拖拉机是农用车辆,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作业时还要在田间负载行进。 最大的要求就是它要能应付最极端的作业环境。 在东北,拖拉机最大的敌人就是涝灾和冰雪路面。 大雨过后,排涝不及时,就会形成内涝。 拖拉机根本无法行走。 这时候就需要给拖拉机“换鞋”。 东北叫“大脚”。 实际就是给轮式农用机具换上链轨。 这些东西在几年前就有了,这就是为了应对涝灾的。 可就算有了“大脚”,涝灾严重的时候,依然不好使。 该陷车还是陷车。 对于这个情况,昌和拖拉机厂的18马力新车型进行了改进。 一是增加前后轮胎的宽度和加深轮胎花纹。 这个举措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这相当于为新车型专门开发新型轮胎。 轮胎加宽了,轮毂就要定制。 好在后桥厂已经可以试生产了。 原本他们是不生产轮毂的,现在没办法,一切自立更生。 轮胎大了,后桥的传动系统就要重新设计,这涉及到了动力匹配问题。 变速箱厂也在抓紧调整变速箱的传速比。 都是为了适应全新的轮胎。 这里边还有差速锁的问题。 以前的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它的传动是皮带传动。 有好处也有缺点。 好处就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是软连接软传动,在发动机或这变速箱发生故障时,可以减少损失。 缺点就是发动机的动力在传动时会丢失动力。 当时昌和厂生产的12马力拖拉机也是这样的传动模式。 后来的14马力依然是皮带传动。 现在的18马力新车型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成了硬链接。由前后传动轴传动。 农用拖拉机需要一车多用。 不仅可以在田间作业,还能挂上后挂车,在公路上跑运输。 这是现在的农村实际使用情况的要求。 为此,车上配备了气泵。 在田间作业的时候,轮胎气压要降低,在公路跑运输的时候,轮胎要加气。 这台拖拉机是昌和厂最新技术的应用体现。 尤其是全新橡胶“大脚”的出现。 东北垦区的大型联合收割机的“大脚”,都是铁制或者钢制链轨,成三角形。 自重大,还容易陷车,效果有限。 你想啊,东方红拖拉机都陷进去了,你收割机换上拖拉机的大脚,不照样陷车吗?! 而昌和厂设计的橡胶大脚,完全打破了传统。 它不需要换轮子,而是在轮胎外加挂橡胶大脚。 就是给轮胎穿上一双大鞋。 为了研发这双鞋,陈立国和谢尔盖头发都愁白了。 大家都知道,橡胶很软,要耐磨需要添加其他耐磨材料。 还需要有衬骨,否则根本无法做出橡胶链轨来。 有好几次他们都提出,干脆就用钢铁的,这样也简单。 可卢昌华就是不同意。 主要的原因,卢昌华多次跟他们说了。 一个是减轻自重,一个是减少大脚链轨间的间隙,使橡胶大脚可以排除稀泥,增加动力输出。 最后还是卢昌华出了一个主意。 能不能每块橡胶链轨里增添钢骨,用这样的方式增加它们的支撑度。 他们和轮胎厂家联合设计研发,终于做出了一套橡胶大脚。 这套大脚直接套在轮胎上。 在80公分宽胎的基础上,在两侧各增加了20公分。 形成了一个120公分的超宽大脚。 整车组装完成后,进行了实际测试。 在重载的情况下,18马力的轮式拖拉机动力输出优异,通过性极强。 在冰雪路面上更是附着力强悍。 省里专家看到了样车,都很惊讶。 一辆小小的四轮拖拉机,被昌和厂玩出了花样。 可以说根本不输于国外的先进拖拉机了。 在像农业部农机局申请生产许可的时候,农机局的专家大吃一惊。 卢昌华只看到了拖拉机生产上的应用。 而农机专家看到的更多。 很快就有后勤部的专家跑到了昌和拖拉机厂。 参观了这个新车型。 还亲自驾驶了。 当陈立国把这个消息告诉卢昌华的时候,小卢正忙着跟王瑶造小人呢。 他急急忙忙来到厂里。 军工专家一笑笑容的问道:“卢总,你们这个大脚能不能改造成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的链轨啊?” 一听这话,卢昌华心里一惊。 “我们这个技术还不成熟,尤其是材料工艺也不完善,恐怕无法达到你们的要求。” 为啥卢昌华这么说呢? 主要是农用拖拉机的大脚是在泥地里行走,对链轨的耐磨性要求不高。 要是装备到坦克和运兵车上,那它的耐磨性要求就太高了。 它要适应很多砂石路面。 卢昌华知道自己的这个东西完全达不到军工标准。 要是重新研发,得把他们搞死。 咱只是个拖拉机厂,不是坦克工厂。 面对卢昌华的拒绝,这些专家都点点头,没有为难他们。 农机局很快就下发了生产许可证。 卢昌华赶制了三台样车,在北宁召开了东三省的新车发布会。 邀请了各省农机口的领导,专家,还有农机公司的业务人员。 一时间北宁热闹了。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省市电视台都在大肆宣传,昌和拖拉机厂新产品上市的消息。 北宁也涌来了大量要预订车辆的用户。 去年,昌和厂的14马力拖拉机成为很多农民的好帮手。 再加上广告宣传和分期付款,销售量大增,一下就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紧接着,今年18马力的推出,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 这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