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汉这些穿越者来说,不管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尚未开化不愿顺从的土著部落,这些外界阻力都不算是自己最主要的对手。海汉统治者们的最大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不管穿越者们手中掌控了多少超越时代的黑科技,他们依然无法与飞速流逝的时间对抗。 穿越者们想要在有生之年在东方建立起工业文明和相对稳固的政体,就必须要抓紧每分每秒的时间来推动历史进程的快速发展,不管是钻探石油还是随之而来的内燃机诞生,穿越者们都在试图将这些历史时刻提前两个世纪实现,并且把原本在这期间漫长的发展过程压缩到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就算到苗栗开采石油这个任务面临着诸多客观困难,但既然执委会已经下定了决心,不惜代价也要推动这个项目的实施,那就意味着项目负责人白克思可以在此期间调动一切用得上的资源,来扫清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四月十五日,在船队抵达马公港的第二天,白克思视察了位于军港内的澎湖船厂。这个船厂目前并不具备建造大型战船的能力,其主要职能只是为驻扎在澎湖的军用船只提供日常维护保养,顺带着造一些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渔船、货船,一方面赚取一点收益来补贴日常开支,另一方面也能让船匠们不至于荒废了造船手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里的造船任务就发生了改变,以内河平底驳船为主,而且订单一接就是二三十艘。船匠们虽然不知道造这么多驳船有何用,但很显然这些船肯定不会在澎湖本地使用。 交通部海运司下属的船舶管理处也不定期会从三亚派出高级技师,到这边来给匠人们进行短期技术培训。去年年底三亚发运了四台船用蒸汽机到澎湖,就有专门的技师随行,到澎湖船厂教授匠人如何进行安装和调试。同一时期,往来于马公港的货船陆陆续续运来了不少安南出产的精煤,迄今在港口附近已囤积了上千吨。 白克思查看了已经安装上蒸汽机的四条牵引驳船,工艺水平倒是基本达到了三亚造船厂的七八成,日常使用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考虑到使用地点并非在澎湖,大概还得在苗栗的后龙溪入海口附近设立一个负责维护保养的技术服务站才行。好在这次白克思的团队中也专门从三亚造船厂和工业部抽调了数名熟练技工,倒也无需担心澎湖船厂这边的人员储备不足。 当天下午,白克思和摩根一起检阅了即将随石油勘探队伍一同前往苗栗地区执行任务的澎湖驻军。虽然随着海汉控制区的边界北移到了浙江,目前驻扎在澎湖的部队规模已经不大,但虞尧还是凑出了一个加强连的编制供白克思差遣。由此即将前往苗栗的陆军就已经有了三个连的编制,再加上届时会驻扎在苗栗海岸的海军,以及勘探队工作人员中的民兵,白克思手下的武装力量已经足以发动一场小规模战争了。 此外虞尧还从白沙岛的移民营地中提前选拔了大约五百名劳工,届时也将与勘探队一同出发。这些劳工大部分都是来自北方胶东半岛和中原地区的战争难民,基本都是农民出身。当然了,难民中偶尔有那么一些出身较好,有文化基础的人,也早早就被挑选出来派作别的用场了。 这些难民只要管吃管住就能干活,可以说是十分廉价的劳动力。而他们在苗栗协助勘探队完成初期的基建工程之后,民政部门会进行就地安置,让这些难民在当地扎根落脚。如果进行得顺利,两三年之后苗栗这地方大概就会有三四千常驻人口了,而这些新移民当中也会有一部分成为海汉国的第一批石油工人。 算上澎湖本地加入进来的部队和民工,即将前往苗栗的这支队伍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人。如此之大的一支队伍要到当地开辟出落脚之地,所需的各种物资也为数众多。队伍所需的生活物资几乎都是在福建筹办,原则上至少要能维持这一千多人一个月的消耗,仅大米就准备了三十多吨。按照虞尧的统计,首批启运的生活物资大概至少有三百吨上下,与军需物资的数量相近。而最多的货物则是石油勘探队的工作物资,沉重的铁疙瘩着实不少,从三亚的出发的船队中,有三分之二的货船都是装载着生产所需的各种工具设备。 虞尧预计前往苗栗的船队规模,估计要比三亚来的这支船队还要增加一倍才行,因此在马公港调配船只和人员,也是一件颇为费时费力的工作。由于白克思的队伍比预计时间提前了近十天抵达澎湖,所以各方面准备工作的完成度还没有达到百分之百,预计至少也还得有个三四天才能出发。 大部队暂时走不了,但至少可以派出一支小分队提前过去,规划好前进基地的部署,为后续跟进做好准备。摩根提出这个建议也得到了白克思的采纳,在十六日晨间,由摩根率领的先遣队便分乘两艘战船,携一艘货船和一艘补给船从澎湖出发北上。这支船队还顺便拖上了一艘蒸汽内河平底船和两艘驳船,打算找合适的时机沿后龙溪溯流而上,先确定一下航道的状况。 从澎湖马公港到苗栗后龙溪入海口,航程约莫有一百海里,由于拖了几艘平底船,加上海况不是太好,摩根所率领的这支船队只能以较低的航速缓慢行进,足足走了两天才到达目的地。 后龙溪入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