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打搅了谁。”
外面雨越下越大,隔着厚实的实木窗,都能听到雨声淅沥。
魏珩见魏璟不再说话,只是握住那方茶盏在轻轻小口啜着热茶,魏珩又下意识摩挲着自己的玉扳指,他则心中再三思量后,直接说道:“你我兄弟这些年一直都井水不犯河水,丝毫无旁人家兄弟间的亲近……我知道,一切都是因陶姨娘的死。”
魏璟顿了一下,握着杯盏的手也不自觉更用了几分力气。
但他没答话。
魏珩看了他一眼后,又继续说:“当年陶姨娘死得蹊跷,这些年来,我相信你心中肯定也是不好受。不说是你,就是父亲,他也一直坚定的认为是我母亲下的手。可我问过我的母亲,她坚定的跟我说她没有做过这种事。”
“我的母亲我还是知道的,她从前虽嚣张跋扈,但为人还算坦荡。若真是她所为,她必不会不敢承认。”
魏珩此番这样直言,其实就是想看魏璟的反应。因为从魏璟的反应中,他能得知一些当年的真相。
若魏璟真不知道当年其母乃是自杀的话,那么他此刻听到他说这些,必然是勃然大怒的。毕竟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而若他神色淡淡,情绪并无明显起伏的话,说明姜嬷嬷所言没错。
魏璟是没想到魏珩会如此直接的提起当年之事,所以他才会愣住。但其实,他心中对魏珩母子,的确也是没有恨意在。
所以微愣过后,魏璟又恢复了平静。
他只说:“早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如今就算查出真相,也不能挽回我母亲一命。”说罢他垂头,又轻轻吹起茶水来,以此来掩盖自己脸上的表情。
但魏珩已无需再看他表情,他通过他的态度,已经基本能确定一个事实了。
魏珩手从石桌上拿下,搁在了腿上,他则紧紧攥起拳头,极力隐忍着内心的悲愤。
面上仍是无丝毫异常,他继续接魏璟话说:“可陶姨娘毕竟是枉死,若背后凶手不能得以正法的话,想她在天之灵也不会得到安息。”
魏璟仍在低头吹着茶面,茶水缭绕的雾气,浸湿了他的睫毛。
魏珩只继续说:“何况,这不只是一条人命的事,这背后还牵连着更多。正因父亲认为是我母亲害了陶姨娘,他才一怒之下背叛了先太子。自此他担了一个背叛旧主的罪名日后遗臭万年不说,他也间接害了无数人命。”
“当年那场屠戮……无数的忠臣良将……都在屠刀之下丧命黄泉。大公子可以不查,但我却不能不查,因为当年死的那些人,都是我的亲人。”魏珩最后“亲人”二字,咬得极重。
但这二字,却如刀刃利器般,狠狠扎在了魏璟心头。
亲人……母亲又何尝不是他的至亲之人?
他到如今,都仍清晰记得那日的场景,记得母亲对她说的话。
母亲说,其实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
母亲说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她这辈子结局多半是不会好了。可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她只能勇敢的一直走下去,她没有别的法子。
她也回不了头。
母亲说她该死,但又不后悔当年的那场邂逅,那样的深爱一场。
从前还小的时候,魏璟只觉得母亲临终前说的那句“深爱一场”的对象是父亲,但渐渐长大后,他才日渐明白,或许是另有深意在。
但母亲已经死了,再追究那个深意早无大用。所以这些年来,魏璟并不愿沉沦在过去,他努力的从母亲服毒自杀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还是想日后能够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把日子过下去的。
他不会争也不会抢,他只想清清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
可如今,旧事再重提,魏璟也并没他想象的那么坚强。
他似乎做不到真的置身事外。
外面雨势渐渐小了下来,而魏珩知道他已话点到位,也就没再继续说下去。
若魏璟能自己想得通,同他联手,他们二人一起铲奸除恶,还当年之事一个真相和清白,这自然再好不过。但若是他不能,魏珩自也有别的办法。
今日的目的,只为试探。
*
这几日长公主频繁出入谢国公府,外面都在传,说是魏国公府即将同谢国公府联姻。
对此,谢老夫人自然是高兴的。这些年来,女儿尚未婚嫁一事一直都是她的一块心病,若能将她嫁到一个如意郎君,这自是再好不过之事。
那静华长公主虽没明说,但近些日子来频繁走动,俨然已能说明一切。
如今外面传的那样热闹也好,至少如今声音传出去了,后面魏家就算没这个意思,怕也得考虑一下了。
谢端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这些天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日后她“走了”,哥哥她倒不担心,总有嫂嫂同侄儿们陪着他,他还不至于因为自己的死而一蹶不振。而母亲……谢端嬅不敢保证。
但她希望母亲能一直好好的,能坚强的度过那个“难关”。
“娘,自从爹爹走后,您最在意的就是女儿的亲事了。如今不管魏家是怎么打算的,但既有这个意思,也算是女儿有人家要了。所以,这也算了却了您一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