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首都来的包裹(月末求月票啊)(3 / 5)

......”

随后徐云甩了甩脑袋,将这个想法暂时抛到了脑后。

也许只是历史的惯性罢了。

自己这只小蝴蝶现在又没发力,总不可能真的掀起来什么大风暴吧?

不可能,绝不可能!

..........

待罗时钧坐回位置上后。

轮到理论组的副组长柴志站起身,开始汇报起了他们小组的成果。

柴志所负责的是吸气式推进动力计算这个流程,毕竟诛仙剑导弹使用的虽然是乘波体原理,但终究和那种洲际弹道导弹还是不一样的:

虽然导弹也可以靠着打水漂的方式完成竖直到水平的转向,但最后那段冲刺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发动机。

而既然是发动机。

那么推力就是个必须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了。

柴志他们小组由于没有徐云的加入,自然不可能拿出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超燃冲压发动机。

他们所研制的发动机依旧是曲轴状通管推进的模式,在技术上还是比较成熟的。

加之柴志是全组中除钱五师外资历最老、经验最丰富的成员,参加过很多次关键项目的研究。

因此很快。

柴志的汇报没有太大问题,便迅速通过了钱五师和于敏的初评。

紧接着。

钱五师又将目光撇向了最后一人,也就是坐在角落的吴北生。

吴北生负责的项目是考虑黏性情况下定平面形状的密切锥设计,这也是理论环节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与过df-17研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乘波体技术中的乘波体模型其实有很多种:

比如说楔导乘波体。

楔导乘波体顾名思义,生成这种乘波体的基准流场是楔。

这种构型乘波体的特征很明显,激波为二维平面激波,流场均匀度高,便于参数化表达以及后续优化设计。

同时几何构型简单便于设计,气动参数便于求解等等,这都是它的特征或者说优势。

至于缺点则是需要三维基准流场,难度较高。

又比如说锥导乘波体。

锥导乘波体就是基准流场为圆锥激波流场,可以理解成一个拥有直母线的普通圆锥。

它的缺点同样是激波构型为三维,并且压缩气流均匀度较差。

但由此带来的优势,则是乘波体的容积率会得到增加。

除此以外。

乘波体还有钝锥乘波体、非对称类锥形流场生成的椭圆锥乘波体、以及......

吻切锥乘波体。

吻切锥乘波体,乍一听似乎和尖吻蝮之类的蛇有点类似,但它其实是一种密切锥理论设计的乘波体。

这种乘波体要按照切片的方式,一个角度一个角度的设计,非常详尽复杂。

这种构型的优劣势应该是上述二维(楔)、三维(锥)乘波体的综合。

也就是可以改善中间区域流场的均匀度,同时容积率也有所提高。

缺点呢,当然就是比较难设计了。

总而言之。

到了眼下这一步。

倘若吴北生的设计构造没问题。

那么整个导弹设计便可以进入最终的论证环节,生产出实体指日可待。

但若是吴北生的设计方案存在错误......

那么就比较复杂了。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

吴北生他们一旦出现失败,基本上不太可能会是计算的原因,而是原始思路——也就是徐云他们最初思路的问题。

........

而就在吴北生汇报自己小组成果的同时。

距离这间屋子大概一公里左右的总厂厂办。

老郭也匆匆走进了李觉的办公室:

“老李,你找我啥事儿?”

“哦,老郭来了啊。”

李觉见状从办公桌后站起身,示意老郭坐下:

“来,先坐吧。”

待老郭入座后。

李觉是给他倒了杯水,随后将水杯放到他面前,问道:

“老郭,诛仙项目这些天进行的怎么样了?”

虽然李觉在职务上是221基地的总负责人,诛仙项目明面上也是以他为首。

但组织上考虑到诛仙项目的‘四把剑’涉及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李觉这个大老粗不太好处理细化的信息。

因此整个项目负责信息调度汇总的任务,还是交到了老郭身上,相当于监军吧。

老郭看了李觉一眼,心知这多半是首都那边在询问项目的进度,便开口介绍道:

“总体来说都还算顺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