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华夏最神秘的实验室之一(8.6K)(3 / 5)

86keV能量点,触碰到了第一代星的加莫夫能区。

并幸运地在225keV处发现了一个新的共振。

在第一代星最感兴趣的0.1GK温度附近。

此新共振的发现使得的突破反应的反应率,比之前NACRE数据库中的推荐值大了5.4~7.4倍。

这个发现将之前0.1 GK温度附近的反应率不确定度从几个数量级缩小至5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该反应率在天体网络计算中所引入的误差。

这个成果一下子将SMSS0313-6708钙丰度起源问题,缩短到了一个很小的范畴。

所以那篇论文一度成为了《natrue》的一篇爆款。

随后季向东带着大家拐过一个弯,叹了口气,继续道:

“在论文发表后的一个月内,距离咱们最近的锦屏隧道车流量就增加了整整一倍。”

“露营的、户外探险的、打野战的小情侣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

“甚至我们有一个项目组成员在蓉城的家里,还被强盗入户抢劫了。”

说着。

季向东的嘴角翘起了一丝嘲讽的弧度,朝众人一摊手:

“2021年,蓉城,入室抢劫,这三个词凑在一起是不是很违和?”

“但很遗憾,这是真事。”

“哦对了,还有咱们边上不是有个坝高三百多米的锦屏水电站吗?体量在国内也能排的上号。”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的警备部就能在里头捞到一些小玩意儿。”

“.......”

听着季向东介绍的这些情况,众人一片默然。

徐云亦是在心中叹了口气。

作为在成飞工作过的一员,虽然当初他搞的是理论物理而非军用项目,但也同样清楚川蜀大地中有多少海对面的耳目。

一直以来。

川蜀之地都是XX主义觊觎的关键地带。

例如之前的驻华领事馆,便被安设在了蓉城。

这不是说川蜀之民容易被腐蚀,而是因为川蜀这块地方的战略价值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当年随着三线纵深的布局,现如今的川蜀已经拥有了很强的储备力量:

川渝人口约1.2亿,有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可培养高级人才;

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包括最前沿的核物理研究机构,可制造现有的一切核武器;

有庞大的科研基础设施,如风洞群,包括高超声速激波风洞;

有大量重工业,包括二重、成飞、东气及常规军工群落,可生产10爷甚至20等尖端武器;

另外川渝还有航天基地,可以发射卫星;

更可怕的是。

川渝的重工业还拥有自有原料基地,PZH出产钒钛钢铁,并有铁路输送到蓉城等地......

所以可以这样说。

不管情况严峻到什么程度。

只要川渝还在。

它就能不依靠外来资源自我循环,向川外战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和战士。

华夏民族的工业化依然向前挺进,不会被打断。

因此一直以来。

川渝都是XX主义重点关注的对象。

而锦屏地下实验室,更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眼见气氛有些沉闷。

季向东想了想,便又换了个话题:

“好了,各位,过去的事儿咱们就先不说了,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咱们实验室现如今的一些情况吧。”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地上辅助实验平台,主要负责一些数据管理、分析以及元件加工——之前不是说过嘛,我们附近就是锦屏水电站,水力发电的成本很便宜,所以机房的配置也很庞大。”

“而在咱们的脚下,则有着地下极低本底分析测试平台、极低辐射本底屏蔽平台以及地下实验室综合运行支持平台三个大模块。”

“至于模块下方的细分我就不多介绍了,大致就是微贝克量级的测量装置,还有大型低温液氮辐射屏蔽装置等等。”

说话间。

季向东带众人走过了一处位于隧道内部的蓝白色简易房。

简易房一共有三层,每层九间左右,可以看到有几间房子的灯光正亮着。

“这是我们地上实验平台的休息室,也算是研究人员的临时住所吧。”

季向东来到简易房边,摸了摸简易房的外壁:

“地上实验室采用地下水作为冷源进行温度控制,实验大厅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环境湿度一般都小于65%。”

“同时这里和各隧道的连接处都安装着气密门,所以也不用担心影响洁净度的问题。”

“虽然我们实验室有设立招待所和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