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危机与机会!(1 / 2)

“森下制药?”

办公室内,听到这个名字,田良伟很有默契的和徐云对视了一眼。

片刻之后。

二人同时笑了起来,笑容饱含深意。

森下制药,一个意外却又不意外的企业名字。

这是一家来自霓虹的农业化工巨头,创办于1964年,目前市值一千三百多亿华夏币。

第一代顺利被研发成功,其中便有森下制药的部分影子。

甚至可以这样说。

森下制药当初就是借着第一代吡虫啉专利的垄断性,才发展到了现今这般的体量。

不过由于后续的烟碱类杀虫剂都只能算是常规迭代,因此森下制药从11年左右开始,便逐渐失去了市场的垄断权。

毫无疑问。

那个汪昭民的出现绝非偶然,他的身上必然背负着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随后田良伟不知想到了什么,眼中冒出了些许怒火:

“小徐啊,其实在听到你汇报的时候,我心中就多多少少有些预感了——当然,这个预感不是指具体的企业,而是他们来自哪里。

毕竟这类事情...他们的前科实在太多了,咱们吃过的亏也太多了。”

徐云闻言,亦是面色凝重的叹了口气。

商业间谍。

这个职业不同于寻常的50W,它本身并不带有太多的政治色彩,职责主要和金钱挂钩。

而霓虹企业搞这种小手段......早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或者一年两年的事儿了。

比如八十年代的宣纸,这应该算是传播度很广的一件事了。

那时候霓虹的代表团最先来到宣州泾县,在小岭造宣纸制作村潜伏过一段时间,差点把小岭宣纸制造技术盗走。

后来发现计划失败,他们又转道浙省,以考察的名义参观了宣纸制造过程。

同时藉着负责人对外宾的友好态度,又是拍照又是摄像,甚至把绝密配方的碱水浓度也给套走了。

又比如更早一些的景泰蓝技艺,被他们有意用领带粘走了景泰蓝釉料,回去后通过化验取到了釉料的配方。

类似的还有龙须草席、蚕药等等。

前科简直多如牛毛。

所以徐云一直不理解:

面对这样的一个邻居,敌视或许有些极端,但为什么有些人连该有的警惕心都没有呢?

不过在愤怒过后,他的眼中也不由浮现了一丝感慨:

“老师,虽然这种手段非常下作,但咱们邻居的反应速度还是不得不服呐。

你看看,从话题爆出到现在才多久,十个小时还不到吧?

他们不但做出了反应,甚至连切入点都找好了。

300块钱买一丁点儿胶饵,要不是礼成意志坚定,说不定真就被他们给得手了。”

听完这番话,田良伟脸上的表情也是心有余悸:

“这就是商场的尔虞我诈啊,不见刀光剑影,却比流血的江湖要更加恐怖...咱们搞科研的,真未必玩得过人家。”

先前提及过。

五代三代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化的一些衍生,属于思路问题,技艺方面其实都是现有的水准。

其他企业不是做不到,而是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还是以签到文为例:

这类文其实非常好写,关键在于谁第一个想到这种题材,就能第一个吃到它的红利。

好比有个老作者先想到了这个题材,聊天时不小心泄**去了,哪怕和他聊天的只是个200均订的扑街,也能狠狠的吃上第一口肉。

第五代吡虫啉也是同理。

只要有成品样本,以那些大型药企的能力,其实可以很轻松的逆推出整个过程。

这也是徐云为什么要选择注册专利的原因——专利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用公开换取保护,告诉你这东西是怎么合成的。

但在专利有效期内你不能模仿分毫,否则我就能告的你倾家荡产。

第一代吡虫啉就是这么个情况——在初始的二十年里,不知多少人只能看着那几家专利拥有者吃的脑满肥肠,胖成耳根。

因此倘若第五代胶饵真的落入了森下制药的手里,那么后果很可能不堪设想。

想到这儿,田良伟也有些坐不住了:

“小徐,你的专利申请书还有多久能写好?”

徐云想了想,答道:

“快了,三天...不,我通宵加班的话,两天内一定可以完成!”

“那还来得及。”

田良伟沉吟片刻,说道:

“这样,待会你先去联系应物2班的同学,看看谁手上还有没有剩余的胶饵,有的话赶紧收上来。

还有小常同学不是说了吗,那个汪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