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特定群体。 有些思维比较活络的专家,此时更是已然露出了些许思色,隐隐猜到了什么。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李觉很快继续开口了: “各位同志,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们正式完成了原子弹的相关设计工作。” “当时我们也将基地的整体重心,从理论推导过渡到了武器研发的应用阶段。” “我们成立了多个生产项目组,比如说中子点火源、燃料层球碎片等等,每组也都有对应的负责人。” 李觉在说话的时候,台下有很多专家下意识跟着点起了头。 李觉所说的事儿,算是221基地成立至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当时陆光达等人完成了原子弹理论设计,大于又带着挂件徐云搞出了于敏构型,因此组织上便决定将基地重新从理论转向研发。 为此组织上还设立了多个核心项目组,并且找了对应的大佬带队进行研发。 其中原子弹方面有七个: 铍/钋中子源,也就是点火中子源,负责人王方定。 蜂窝纸板隔件——也就是隔空层,为爆轰后压缩铀燃料临界塌缩提供空间,负责人化名吴克的吴学蔺。 U235燃料层球碎片,负责人是未来的知名女院士王承书。 钋保护层,负责人冯吉。 炸药爆轰驱动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平面波发生器,负责人钱五师(现陆光达)。 最后是自由中子发生层以及中子反射层,负责人吴自良。 氢弹方面可以公开的有两个: 软X射线压缩次级的构造,负责人王大珩。 氢球的制备,负责人雷安。 剩下的则是清一色的哔哔哔哔—— 在报完对应的项目和人员后,李觉又说道: “当时组织上虽然成立了应用研发小组,但对于原先理论组成员们的安置却并没有最终定论。” “有部分理论组成员继续着相关衍生理论研究,有部分去应用小组做起了协作工作。” “另一些则调动到了中子弹理论小组帮忙,还有一些人类似徐顾问一样几个项目到处跑......”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我们刚上马研发项目,对于整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信心有些不足。” “不过如今我们的应用研发已经步入了正轨,那么换而言之......” “也该给那些原本理论组的同志们,一个具体、稳定的名分了。” 说罢。 李觉环视了现场一圈,最后又将目光放到了徐云身上: “根据徐云顾问的建议,今天这场会议过后,咱们基地将会迎来落成至今最强大的完全态,所以组织上采纳了徐云顾问的提议,最终将这个改组重建项目命名为......” “221基地补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