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浮动(一)(1 / 2)

福亲王府里,福亲王父神色凝重,宁慧郡主用帕子擦着眼角,哭哭啼啼:“父王,边关那地方,实在太危险了。连何将军都战亡了。还是写封信,将旸儿和琅儿都叫回来吧!什么功劳我们都不要了。”

要是人有个闪失,要军功有什么用!

朱旸是福亲王府的长孙她的亲侄儿,丁琅更是她唯一的儿子。哪一个都不能有事。

福亲王世子长叹一声:“妹妹,你话说得轻巧。当日父王亲自去找太子,豁出脸面才将他们兄弟两个塞进随行名单。现在无端端地就要回来。父王哪里张得了这个口。”

福亲王还得要脸哪!

宁慧郡主红着眼道:“父王不便写这个信,我来写。我今晚回去就写信,连夜打发人送去边关,让他们接到信立刻启程回来。”

福亲王拧着眉头,沉声道:“不可!打仗岂是儿戏,去都去了,哪有擅自回京的道理。太子殿下也在边关,皇上难道就不忧心太子安危?还不是得撑住了。”

庆安帝也只有太子这一颗独苗。论矜贵,天底下谁能及得上太子殿下?

宁慧郡主语塞片刻,咬牙道:“太子是大齐储君,自然不能临阵脱逃。不然,日后有什么脸见众臣。我们不必和太子攀比。”

福亲王眉头拧得更紧:“混账!这等话要是传出去了,你还有何脸面进宫。这件事你听为父的,信不必写了,让他们两个安心在边关待着。”

“父王……”

福亲王目光锐利地看向宁慧郡主。

宁慧郡主很清楚福亲王的脾气,知道再哀求也没用。当年福亲王为她定下亲事让她嫁去丁家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由分说的神情。

福亲王是疼她这个女儿,却不是百依百顺。独裁独断起来,她根本没法子。

她只能战战兢兢,每日默默祈求菩萨保佑她的儿子和娘家侄儿了。

宁慧郡主拿起帕子捂着脸,低声呜咽。

福亲王世子听得心烦意乱,忍不住低声问道:“父王,何将军战死,阵亡的还有几千将士,另有三千被俘虏。边军只怕士气全无,也不知现在怎么样了。”

从边关送战报至京城,日夜兼程一路换马,也得五天。也就是说,这是五天前的战报了。鞑子们不但不傻,且凶悍狡诈,绝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也不知这几日里战事何等激烈。

福亲王也想到了这一层,心情颇为沉重:“等战报再送至京城吧!”

顿了顿,再次厉声叮嘱慧宁郡主:“富贵险中求,没有躺在那儿天上就掉馅饼的好事。他们兄弟两个都是二十几岁的人了,都有了子嗣。就算有个三长两短,也不至于断了香火。当日既要去挣军功,就得承受因此而来的凶险。”

宁慧郡主悔恨得肠子都要青了。

早知如此,打死她也不会让儿子随太子离京。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只盼着丁琅机灵点,躲在后面,别一个冲昏了头脑上阵。

福亲王世子妃也在屋子里垂泪。

听到推门声,福亲王世子妃忙擦了眼泪,起身迎了过去:“怎么样?父王松口了吗?”

福亲王世子摇摇头:“妹妹求了半天,父王都没松口,还铁青着脸痛骂了妹妹一顿。”

福亲王世子妃心里发苦,泪水溢出眼角:“那怎么办?就这般算了么?”

福亲王世子叹道:“父王说得没错。谁也尊贵不过太子殿下。太子都在边关待着,别人还怎么回来。”

福亲王世子妃生平第一次和宁慧郡主生出同样的念头,悔不当初。

……

同样的夜晚,赵王府里也上演了类似的情形。

赵王世子妃不便来央求公公,赵王妃忧心儿子安危,哭着求赵王:“还是想个法子将儿子接回来吧!边军要是再打大败仗,不知要死多少人。儿子在边关也太危险了。”

赵王阴着肥硕的脸孔,冷冷瞥了赵王妃一眼:“头发长见识短。这等时候回京算什么?一旦落了临阵脱逃的声名,以后还有什么脸当差做人。”

“此事提都不准提。要是实在担心他安危,就从府里挑两百亲兵,随大军一起出发去边关,让亲兵们寸步不离地护着。”

这倒是个好主意。

六神无主的赵王妃擦了眼泪,开始迅速思虑要派哪些中心可靠的人。

……

太和殿。

庆安帝一直批阅奏折处理政事,忙到子时才结束。杨公公上前,低声问道:“皇上可要安寝?”

庆安帝却道:“朕要去椒房殿。”

不出所料,平日里早睡好眠的袁皇后,今晚一直都没睡,眼下还有未干的泪痕。

庆安帝看着心疼,伸手为袁皇后擦拭泪痕,轻声安慰道:“娇娘,你别担心。何将军夜袭敌营,遭了埋伏阵亡。敌营的粮草也被烧了大半,死伤不在少数。敌军没了粮草,也撑不了多久。或许很快就会退兵了。”

平日里很好糊弄的袁皇后,不知怎么脑子忽然灵光起来:“那些鞑子粮草不多了,说不定攻城就更疯狂。边关战事会更凶险。”

庆安帝心里一紧,想再出言安慰,袁皇后却迅速擦了眼泪:“你什么都不用说了。越是危险,太子越不能退。否则,边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