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胤禟。(2 / 3)

闯了祸的惠妃胤禔冷汗涔涔。

卫庶妃是面无表情,她还以为胤禩在七阿哥那受了什么委屈,偏偏未曾想到居然是这般的委屈。

怎么说呢……

卫庶妃肩膀耸动,捂住嘴努力忍住笑。

惠妃焦急得团团转。

结回头她却看到卫庶妃憋笑的模样,登时气了个仰倒:“你还笑呢?这下怎么办?”

胤禔非但没能胤禩打关系,反而被闹得脑袋都是嗡嗡直响,回上书房读书还以为不专心被拎起来一通训斥。

胤祉难得关爱哥。

乘着下课他一脸担忧的到胤禔身边:“哥,您得听讲才是。”

要不然……

等您的卷子贴在东暖阁门口,咱们兄弟几个就没活路了。

想到这里胤祉越发忧心忡忡。

现在苦也比未来苦,胤祉握紧拳头,在胤佑等人注视英雄般的目光中声说道:“不行的话,弟弟愿意帮哥您补习。”

胤禔:……???

上书房里一片寂静,良久他面无表情的一拳头。

三弟难不是傻子?

胤禔摇摇头,希望自己的一拳头能将他脑海里的水晃出来。

尚书房里热闹非常。

而同样热闹的还有朝堂上,太医院陈院使的奏折让满朝文武一片欢腾,人人脸上都满是欢喜之色。

经达一年的研究反复实验,太医院终于送上一份关于牛痘的答卷。其实满朝文武早已得到风声,比如近一年直隶周遭天花发病率直线下降,只是未得到最后的答复总让人提心吊胆。

而如今终于得到了答案。

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头看向送上前来的奏折。

陈院使上交的奏折除去总结以外,另外还有三十余,皆有百余页的记录单,内有种痘人员的家住址、痊愈时间、病程记录乃至后续查访,罗缕纪存,仔细详尽,总数量居然超万例。

一开始是死刑犯。

随后是付费加入的百姓,再然后是太医以及周遭人员的亲眷家属,到最后是慕名而来的官员百姓们。

牛痘的优势远超于其他任何方法。

陈院使声音激动,掷有声:“皇上,微臣以说威胁黎民百姓百年的天花至此将会被彻底消灭。”

同时他也与太医院全数御医们一起,联名上书奏请皇上以最快速度对外推广牛痘。

事关江山社稷,事关黎民百姓。

康熙毫不犹豫的同意,并令礼部以最快速度筹办准备,以最快速度开始支持牛痘的普及。

而后上奏的是太子胤礽。

胤礽提交的奏折则是事关太医院的扩张,提议开办医学馆,招收对医学有志向的学生。

也是巧合。

这是胤礽在南巡途中想到的事,在那位御医的力宣传下,的确有不少御医感到心动。尤其是那名从福州城赶至京城学习的郎中,让御医们的爱才之心蠢蠢欲动。

在不少太医感叹学生难求的如今,是不是还有另外一些渴求学习的人?其中或许就有他们需要的栋梁之材。

前有牛痘,后有医学馆。

他们这一御医,必当被写入史书之中。再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在流芳百世的诱惑实在太让人难以抵抗,很快就选择了投降。

至于朝堂上没人反对了。

谁都知道此刻是太医院的高光时刻,这个时候反对岂不是那撞上烛火的飞虫?因此无人反对不说,是不少官员出列声称赞。

唯一的担忧就是入选御医之事。

不等听闻培养出来的学生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审查,最终才能入选太医院之后,最后的担忧也被一扫而空。

朝堂无人有意见,康熙也乐得看到太子的进步。他心中高兴,手一挥吩咐索额图以及詹事府督促此事,尽快办理。

接下来满朝文武都是忙忙碌碌。

南巡积累的事务多如牛毛,每一名官员都被康熙用上,整个朝廷都在疯狂运转之中。

而尚书房的阿哥们也没的空闲。

他们的日子说平淡也的确平淡,反正就是读书考试,读书考试,读书读书读书,考试考试考试。

对了对了,还不能忘记。

除去读书考试以外,还有数不清的业。

经南巡的悠闲日子,尚书房的师傅们也有意给皇子们拉拉筋骨,繁重的课业让胤佑等人都是头晕脑胀,不容易等到下课就一头撞在桌上。

恨不得立马入睡。

就在此刻,尚书房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奶呼呼却难掩傲慢的声音在其间响起:“你们统统给阿哥让开,阿哥要进去!”

阿哥们齐齐有些奇。

胤佑歪了歪头:“这个声音有点陌生,像不是胤禩哎?”

紧接着胤禩另外一个团子出现在众人眼前。圆滚滚的团子蹦在前方,踏步的闯入尚书房不说,是着嗓门喊:“谁是胤佑!?”

胤祺惊呼一声:“九弟!?”

紧接着他板起脸:“没规矩,怎么能直呼七弟的名字?还不赶紧叫七哥。”

胤佑根不理胤祺。

他一个接着一个扫视,最后落在身材最矮的胤佑身上,哒哒哒的冲到胤佑面前:“你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