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在途中。(2 / 3)

种也就得了,躺在床上看书专用的架子?你们敢折腾出来,呵呵汗阿玛就敢揍你们两的屁股!

毕竟南巡哪里是拿来休憩悠闲的?

他们这回南巡可是办正事,好逸恶劳这种行为绝对不赞成。

胤礽好说歹说才让胤佑和胤祺放弃。

他们在纸上刷刷刷刷画着——画出来的东西堪称是鬼斧神工。

简单来说就是胤礽也看不懂。

胤礽扶额叹气,反正倒霉的是内务府又不是孤,没错,嗯,就随他们去吧。

只可惜胤礽不知道的是,心满意足的两人接下来的目标就是他了:“太子二哥,咱们接下来要去黄河对不对?”

胤礽打起精神:“没错。”

他沉声说道:“汗阿玛每回南巡必然都要考察河工,为的是治理河道,防止水患。胤佑知道水患是什么样的吗?”

胤佑点点头,面上露出可怜:“弟弟知道!大水漫过去以后老百姓的房子就被淹没了,等大水退下了,原本在河道里的鱼儿们也回不了家了。”

上辈子的候胤佑有不少小伙伴就在大水中失去踪迹,或者活活窒息而死,或者被灾后的百姓带走吃掉。

当然胤佑不会责怪那老百姓——物竞择,论是人还是鱼活下去才是最要的。

不然他现在怎么还说吃鲤鱼呢?

像是糖醋鲤鱼,锅烧鲤鱼什么的都好吃的~胤佑下意识吞吞口水。

胤礽扫了七弟。

他完全不懂胤佑为什么会吞口水,或许是被吓了?胤礽揉揉胤佑,细细解释黄河泛滥会造成的题,同也叹道:“黄河每年都会积累淤泥,每年朝廷都要支出大笔银钱以清除淤泥,建造堤坝,只可惜懂得治水的官员实在不多。”

“那可以广纳贤才?”

“呀?胤佑还知道广纳贤才了?”胤礽着反,随后又慎的摇摇头:“官员选拔又谈何容易?科举取士者多读书多年,懂水利者少之又少,难以挑出几人。至于百姓之中倒也偶有人,只是未经科举没有官职,又难以服众……”

胤禛听得细心认真。

太子胤礽所说的极有道理,事情也是如此。他慢吞吞的补充:“更何况众口难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治河想法,会有极大的差别。”

比如靳辅明朝潘季驯方法,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和实施,进展顺利。却不料遭御史郭琇诬告以至于郁郁而终,直死后才被平反,更是近二十年后他的功德才被世人所承认,入祀贤良祠。

他也是胤禛最为推崇的治河士。

可耽误的多年间又有谁挽回?那年间又遭水灾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所受的苦难又归咎于谁?说起靳辅,胤禛又想起另外一人:陈潢。

陈潢不就是太子所说,在百姓之中的人?他自幼不喜八股文章,别说是进士就连秀才也不是,被靳辅举荐以后更是频频遭弹劾……

而最近的一次似乎就是在今年?

胤禛细细搜索脑海中的记忆,呼吸逐渐变得急促。

而胤礽还在惊讶。

胤禛一番话虽然简单,是细细去想可不就是这道理。治理河道上众口难调,和朝堂之上的争论又有何不同?想起出之前索额图等人曾举荐江苏巡抚王新命负责黄河水道治理,避免集权于靳辅之事,胤礽的脸色微微肃穆。

他之前是支持这想法的。

可是现在想来,多一主意,多一上司……王新命的想法和靳辅是否一致?两人达1+1=2?还是1-1=0?

太子胤礽和胤禛一样陷入沉思之中,胤佑看看太子二哥,又看看四哥。他想了一会,右手握拳敲在左手心里:“那……让汗阿玛将科举改变一下,然后招收更多有识之士?”

胤礽和胤禛同了。

这件事哪有胤佑说的那么简单?胤禛伸手敲了敲胤佑的脑瓜子:“不准胡说八道,这话传出去全下的文人都撕了你的嘴。”

胤佑捂住嘴巴,一脸惊恐。

正当胤禛打算好好和胤佑谈一谈的候,却听身后的胤礽说道:“胤佑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胤禛:……???

他不可置信的回转身看胤礽:“太子……二哥?”

您瞎说什么呢?

宠胤佑也不这样宠!

看胤佑兴奋的要朝着太子冲过去,胤禛掐住他的后脖颈,利索的动作,仿佛是一头大黑猫叼着想发癫的黑白猫幼崽一样。

胤礽没有注意胤佑的动作。

他双放光,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着。笃笃笃的敲击声,每一下都仿佛落在胤禛的心头。

胤禛稳了稳心神。

他提醒太子胤礽:“太子二哥,八股取士乃是数百年来的传统——”

“孤知道,四弟不用急。”

“可是——”哪里不用急?胤禛话说了一半却卡在喉间,他抬眸看向太子胤礽,胤礽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斗志,眸里的火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气。

还可以看落在胤礽中的自己。

明明还是孩童模样,却是暮气沉沉,随波逐流。

胤禛沉默不语。

胤礽难得伸手摁住四弟,像是摇晃不倒翁一般。他前闪着明亮的光彩:“创办八股取士的宋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