怆之意,犹如将徘徊在北方大地上的悲伤尽数宣泄而出。
太子泷听了个开头,竟不知不觉,淌下泪来。
姜恒忽然懂了山泽的深意,从灏城回来的一路上,他与山泽便翻来覆去,不停地讨论,究竟要如何为氐人伸张这冤屈,还原迟来的真相。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服太子泷,他将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山泽准备了洋洋千言的腹稿、翔实的证据,预备在抵达落雁城的第一天便冒死陈书,不计后果。
但姜恒深思熟虑之后,阻止了他。
太子泷是个什么样的人?姜恒这半年里,问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他不仅问界圭,还问耿曙。耿曙是与储君相伴时间最长的人,但太子泷为人如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是个优秀的人,不是最优秀的,却是有王者之仁的,他长在深宫中,被保护得很好,性格半点不随汁琮,他善良单纯,真心希望雍国变得强盛、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他始终在汁琮面前努力,想证明自己。
这也是耿曙哪怕抗拒让汁泷取代姜恒“弟弟”的位置,却从来没有嫌弃过他的原因,只因汁泷有一点与姜恒、与耿曙都大相径庭,那就是他很努力。为了汁琮给他制定的目标而艰难地努力,哪怕许多时候他无法胜任。
就像玉璧关一战,他太需要证明自己了,需要获得朝臣的认同。这种努力,是耿曙从来没有在姜恒身上看到过的。耿曙与姜恒都很豁达,做什么事,但求无愧于心。
那么我们也许可以换一个方式?姜恒始终认为,让山泽陈述事实无济于事,毕竟相信的人不用多说也会相信;不相信的人,永远不会相信。
山泽当时便理解了姜恒的提议,并一度反省自己。说得很对,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得到太子泷的心,或者说,如何让他找回自己的内心。氐与卫家的争端、土地的归属、叛乱等等……都不重要。
姜恒的“攻心之计”,是让太子泷回想起自己的初衷,继而去直面氐人对他身为储君的失望。正如耿曙所言,太子泷承担了太多人的期望,一旦氐人对他流露出“失望”,他便会重新审视自己。
看到太子泷流泪的那一刻,姜恒便知道他们成功了。
曲声毕,房内四人再次陷入沉默,山泽擦拭骨笛,收起。
“随我到东宫去。”太子泷擦去眼泪,认真地说,“山泽,是我辜负了你们的信任,当年,我试过了,但我力不从心,现在想来,我还不够努力。如今已非昔日,再相信我一次罢……”太子泷哽咽道:“山泽,我将守护你们,保护氐人。”
是夜,一辆马车进了东宫。
初更时分,姜恒正在整理他的政务,耿曙则于一旁规划变法方面的军务细节,两人显然都不轻松。出外游历的一路上,姜恒不厌其烦地提醒耿曙,不要顾着玩,必须提前做好开战时的功课。耿曙根本听不进去,到得当下,才觉得千头万绪,一团乱麻。
“军法整理出来后,怎么这么乱?”耿曙说。
“你才发现?”姜恒从一接手太子泷手下政务开始,便叫苦不迭。
耿曙看了一眼姜恒案几,处理文书向来是他不擅长的,法条互相抵触,须得大刀阔斧地精简。
“你爹说得对,”姜恒提醒道,“你得开府了。”
耿曙将是未来太子泷继任之后,总揽雍**事大权的第一任,军队是立国之本,光靠他自己一个,是根本处理不过来的,必须有独立的幕僚体系。
“你跟我住么?”耿曙倒是想,设若姜恒住在他府上,他什么时候开府都没有意见。
姜恒说:“当然了,否则我能去哪儿?”
“那我明天就朝父王说去。”耿曙在律令上删删减减,实在头疼。
姜恒哭笑不得,说:“等玉璧关一战结束后罢。”他猜测汁琮的本意也是如此。
这时候,太子泷来了,看了眼杂乱的房中,朝耿曙道:“哥,晚饭怎么不过去?”
“忙得很,”耿曙说道,“你没事就回去,别来添乱。”
姜恒笑了起来,耿曙只是想多陪陪他,便借故忙推托了去桃花殿内的两餐。
太子泷在一旁坐下,刚将山泽安置好,来看看姜恒。姜恒也不开口询问,自顾自记录法令。
“我想了下,”太子泷说,“着实有点困难,有好几个办法,需要与你商量。”
“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姜恒知道他所指,自然是如何为山泽洗脱冤屈,自然而然地问道。
姜恒已经挺喜欢太子泷了,他与汁琮相比,还有差别很大的一点即是“谦虚”。他没有汁琮的傲慢,也许这也正因为他身边的人个个都比他高明,他已习惯了对旁人表达出由衷的认同与尊重。
“东宫没有秘密,”耿曙随口道,“现在一定全知道了。”
太子泷有点惊讶,耿曙从前向来不对东宫发表任何看法,仿佛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
太子泷点头,沉吟片刻:“要赦免山泽,总归要有个理由。我不知道父王对此的态度如何,但我也不想让卫家反弹得太厉害,毕竟出关一战,卫家也是主将。”
“这个思路很好。”姜恒欣赏地说道,同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