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了,让人在庭院里摆了两桌饭菜。中间用屏风隔了,一桌给女儿家们吃席,一桌让两个儿郎吃。
等到小宴撤了,舜安颜和张廷璐便各自离去。
直到他们俩离开,七公主都没敢正眼去看张廷璐。
——她的“坏心思”被张家公子听到了,她是真没脸去和他碰面了。
太后看四福晋精神不错,只脸色略差,就叮嘱四福晋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这天康熙帝批完走着来探望太后。
太后略和他聊了几句后宫前朝的事儿,似是顺口一问:“皇帝过些日子就要去塞外了吧?”
这是前些日子就打算好了的,等到七月底八月初的样子,皇上就会出行而去了。
康熙帝便恭敬地道了声是。
太后便说:“既然如此,我看不妨带着老四和老四媳妇儿一起去了吧。”
康熙帝原以为太后会询问一声准备得怎么样了,却不防备太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不由问道:“皇额娘的意思是……”
“老四媳妇儿的精神很不错了。”太后道:“这孩子是个心思细腻的,总在京城里待着,很容易想起亡故的双亲,这身子是怎么也调养不好。倒不如到外头走一走。”
去外头走走,看看塞外的风光,体会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再吃一吃那边的美食,说不定就迅速好转了。
太后是博尔济吉特氏,来自于草原。
她深信草原的风光和草原人们的热情,是足以治愈一切的良药。
四福晋是个好孩子,让这孩子去草原上走走看看,也是很应该的。
康熙帝自然知道太后对草原的那一片心。
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考量,犹豫道:“她现在身子弱,也不知道禁不禁得起舟车劳顿。”
“禁得起!”太后直接断言:“她不过是虚弱了点而已,又不是底子差!怎么禁不起?”
康熙帝也不好反驳,连声称是。
太后一锤定音:“我看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吧。就让她去。”想了想又说:“哦别忘了让老四也去。对外就说,老四媳妇儿是顺带着的就行。”
只让四福晋去,不让四贝勒去的话,那四福晋去得不太名正言顺。
就说让四贝勒同行,顺带着带上了四福晋,这样看上去就没什么问题了。
康熙帝其实也还没完全定下来要哪些孩子们跟着去。如今定下来四贝勒和四福晋,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还能顺带着给太后个面子。
康熙帝把这事儿好生应了下来。
正好太后说还想让老四媳妇儿进宫来一趟,康熙帝就索性拟了个口谕让梁九功去四贝勒府上去宣,说让老四和老四媳妇儿准备准备,过些日子就要去塞外了,你们准备一下衣裳行李。
第二日,四福晋进宫来谢恩。
虽然皇上这话是让梁九功私底下和她说的,没有让外人知道。可皇上既然心里清楚,那她就得来谢恩。
康熙帝和她说了会儿话后,就赶了她去太后那边:“太后想要尽快见你一面,左右无事,昨儿就让梁九功去催了催你。”
珞佳凝心说梁公公那去宣口谕的事儿,难不成主要是为了今日让她再进宫来一趟?
她疑惑着去了宁寿宫后,才发现德妃也在。
只是平时经常粘着太后的五公主她们,倒是不见了踪影。
看到四福晋来了,太后欢喜地朝她招手:“来来,到皇祖母跟前坐着。”又问:“晖哥儿今日怎样?”
“他啊,吃得好睡得好,劳皇祖母挂心了。”珞佳凝说:“我原不知道要来您这儿,只想着去乾清宫给皇阿玛谢个恩,就没带晖哥儿来。”
其实这话也不过是客套一下,说明没带晖哥儿来而已。
大家都知道,四福晋最懂礼了,但凡进宫,就一定会看看太后和德妃娘娘的。
所以太后听了她那句“不知道要来这儿”后,没有不喜,反而笑了。
“是不是昨日梁九功偷偷和你说,今日谢恩不用带着晖哥儿的?”太后心中了然,笑着说:“这话是哀家让皇帝加上去的。”
珞佳凝愈发不解:“那皇祖母的意思是……”
太后但笑不语,侧头望了望德妃。
德妃会意,轻声和四福晋说:“今日让你过来,主要还是为了你两个妹妹的婚事。”
那两个儿郎,她们长辈们也观察了一段时间了,都是很好的孩子。
昨天五公主和七公主也和那两位儿郎见了面。
德妃晚上旁敲侧击问了问,俩公主都觉得那俩儿郎不错。即便没有什么思慕之情,但是,起码互相之间看着挺顺眼的。
这就表明了往后能把日子过下去。
太后细问珞佳凝:“你瞧着这两个两个的,怎么样才好?”
不怪她们这两个长辈一次次问老四媳妇儿这个晚辈,实在是,时间一年年过去,大人们看问题的角度,终归是和年轻人们不一样的。
老四媳妇儿年轻,和那些少年人们总是能说到一起去,看问题比她们这些长辈们更近一些。
太后就想问问她的主意。
珞佳凝便道:“我还是瞧着哪两个之间都可以。端看皇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