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凉州那些事儿(一)(2 / 3)

的往事后,两个姑娘也十分唏嘘,随众人一并去上了香。

后来又听说,是他们的后人在京城闹得天翻地覆,还牵扯到先帝和当今几位王公大臣,十分轰动。

但周围的人本来也不大清楚到底牵扯到哪几位大臣,只含糊着说什么尚书啊王爷的,当时四丫和春儿只是隐约觉得似乎有些熟悉,又模模糊糊说不出。

加上彼时二人初来乍到,正是“自身难保”管头不顾腚的时候,感慨一回后,渐渐就顾不上了。

可今天一听,怎么还有个熟人?!

春儿激动得脸都红了,悄悄问四丫,“姐,你说这个马冰,是咱们认识的那位马大夫吗?”

四丫也是心脏砰砰直跳,“不知道……”

重名的人多着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但现在回想起来,马大夫本就神秘,当初托自己打听的几个人也确实都符合“王公大臣”的定位,难不成……

四丫定了定神,抓着春儿的手道:“再听听,等会儿找那说书人问问详细。”

两人能清晰地感觉到对方的手在抖。

所谓说书,就是在部分事实的基础上肆意发挥,并不断根据听众的反应进一步调整,这就导致民间说书往往真实中透出荒诞,严谨里泛着滑稽。

就比如现在。

四丫和春儿再凝神细听时,那说书人正讲到“原来那位雁姑娘和世子爷都是神仙转世,要历经七七四十九难才能重返天庭,重塑金身,但终归是一段前世注定了的良缘……”

四丫:“……”

这都什么玩意儿?

但春儿听得很激动,涨红了小脸儿,和周围叫好的百姓一起疯狂拍巴掌。

她甚至还抓着四丫,眼睛亮闪闪的,“姐,你听见了吗?马大夫是神仙转世!”

难怪这么宅心仁厚救苦救难的,感情是神仙托生的!

四丫:“……”

书都给你白读了!

然而凉州百姓信,非常信,信得不得了!

他们甚至立刻就流露出一副“啊,果然如此”的神色。

干嘛不信?凭啥不信?

对凉州本地人来说,雁雄和马秋狄夫妇就是保家卫国的神仙,当年战死沙场那都不是死了,而是历劫结束,功德圆满上天去了。

早在很多年前民间就有人专门为他们夫妻造像建庙,说是本地的土地公土地婆,也有说是城隍爷和城隍夫人的,逢年过节香火可旺了。

爹娘都是神仙,生出来的闺女自然也是神仙!

没毛病,这很合理!

这么说的人太多,四丫两只耳朵里都被灌满了,待到说书人讲完,百姓们心满意足地讨论着散去时,她都有点信了!

“这位伯伯,”见说书人已经开始收拾家伙事儿,四丫赶紧回神,小跑着上前问道,“请问您见过那位马冰,哦,就是雁铮姑娘吗?”

旁边一个小屁孩儿没走,闻言抬头大声纠正道:“那是神仙!”

四丫:“……”

在孩子澄澈而坚定的注视下,她硬着头皮改口,“呃,您认识那位神仙姑娘吗?”

小屁孩儿满足地走了。

说书人憨憨一笑,“这我上哪儿认识去?”

四丫有点失望,但还是不死心,“那她之前是不是住在开封府,是个大夫?”

说书人点头,“是啊,才刚我不都说了吗?”

他忽然又来了兴致,撸着袖子给她挑重点补课,“嘿,要紧的地方你是都漏了啊,就是这武威侯一家子都是神仙下凡历劫来了,既然是神仙,那落脚的侯一家的恩惠?”

顿了顿,他又道:“好不容易家来了,大家伙儿都去送东西探望呢,赶明儿我也去。”

四丫习惯性嗯了声,结果嗯完了又觉得不对。

“什么家来了?”

说书人乐了,“神仙家来了,雁姑娘回凉州喽!”

凉州就是雁家军的根基啊,回凉州,可不就是回家了吗?

回去的路上,四丫和春儿都明显心不在焉。

当初离开开封前,她们就曾劝马冰跟自己一起走,但她说有事要做,不免遗憾。

可饶是这么着,她们也觉得对方必然跟凉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然,哪儿来的凉州户籍文书呢?

所以,她们心里也存了点念想:

万一马大夫真是凉州人呢?

万一她知道她们在这里,办完事之后,就来了呢?

万万没想到,念想成真了!

两人甚至都不用商议,刚一进门,就开始疯狂打包行李。

马大夫真来凉州了!

俩姑娘一夜没睡,飞快收拾好行李车马,又将家里的钥匙委托给赵大娘,央她帮忙照看一段时间,然后就直接上路了。

她们现在住的是凉州辖下一座小县城,距离州城还有上百里呢。

去的路上,四丫和春儿意外遇见了许多人,一问,竟然都是去凉州探望雁姑娘的。

“想不到雁家还有后人,怎么能不去看看!”一个快六十岁的老妈妈抹着眼泪道,“当年要不是他们,咱们早死了!”

早年雁家军遭难,他们都骂老天不长眼,好人不长命,竟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