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第 350 章 程澜摆这个擂台,……(2 / 3)

们的根在程家村。

帮着外人坑程澜,那是不想回家了?

如今村里喝牛奶、打篮球的风气激增。

还有,愿意花钱去读高中的也多了。高中生去了就有机会当领导,拿分红奖金的啊。

程澜这么用人,比她苦口婆心的回去劝人让女孩子读高中强多了。

还是利益最动人心!

王千惠、程芳、程颖、程欢等人的经历,村里人都是看在眼底的。

舒姐的服装秀之后,六月有蜀绣的传统绣坊通过闫家舅母那边和程澜联系,也来展示过绣活成品。

丝巾、荷包等小物件备受欢迎。有几个程澜看上了,都只能先出给了客人。

等补货的时候她才拿到。

既然是补货,她就多买了一些。送给陆老师、钟老师、高翔、顾雪、唐欣然、章华、庄兰兰等人。

团扇、插屏甚至大的落地屏风等大物件卖得也挺好。

这回连那些外国客人也跑出来看来了。

舒姐的设计除了旗袍,多少还有些在模仿港台的服饰。他们不稀罕。

倒是这绣活儿,他们很中意。用各自的母语直呼是艺术品。

程澜现在不收固定的租金了,她改提成了。10%的销售提成。

这样更方便拒绝一些她觉得不上档次的展示,宁缺毋滥。

因为和她的收入挂钩,她拒绝得就有理有据了。

这个历时七天的蜀绣展出让她收获了足足2000元。

不但有钱进,这样的展示也让她这里文化氛围还不错。

这样的展示就不用特地安排在晚上了,白天也可以。

那家绣坊就没像舒姐一样进京租门面。他们就带了许多货在程澜这里寄卖。

但就那么搞一次,就把绣坊多年的存货出了大半。

当时在这里看展示的英国客人和程澜道:“Miss ,你们的工艺确实出众。但是,你们的速度太慢了。还是机织的更便于占有市场,也更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我们来开启的。”

程澜道:“不,机织的能走量,但永远无法被称为艺术品。物,始终还是以稀为贵的。机织的可以填充中下层市场的巨大数量需求。但因此,更显出华国传统技艺的可贵。古董为什么贵,就是因为少!越是孤品,越是珍贵。”

撑场面的话她是讲了。但是,人工的绣活儿确实太慢,而且对绣娘眼睛的损伤也是极大的。

而且,如今这些老手艺人的传承也是越来越少了。

程澜定制了许多玻璃柜,在四合院角角落落的展示蜀锦,上头明码标价。

之前有人想来寄卖画,非名家的画很难卖的。

但蜀绣名声在外就还好。尤其外国友人很喜欢。

而且,摆在那里也能做装饰的。

目前她这里基本还只是跟蜀中的一些艺术团体,譬如说川剧团、蜀绣坊有合作。

但如果天南海北的分店都开上了,八大菜系都有了,应该能多一些各地的合作机构。

程澜憧憬着这个远景,十分的心动。

晚上吃饭前,舒敏和高睿也开车来了。

得知儿媳妇找了个由头看儿子去了,他们自然也想想问一问。

晚上就是程澜和林爷爷、林琅、林墨、肖晚,然后方奶奶、舒敏、高睿圈了一桌。

听到高煜说程澜是去支前,还把淮海战役都翻出来做对比,众人都笑了起来。

林爷爷对林墨道:“你高煜哥这张嘴,学着点。会哄女孩子开心也是本事。”

林墨埋头苦吃,点头不已,“嗯嗯。”

他才13岁,他急着学这个做什么?大丈夫何患无妻?

等三十了再考虑个人问题也不迟,才不要学高煜哥那么儿女情长呢。

嗯,程澜姐这里的菜很好吃啊。难为她竟然没有长胖。

他平时基本吃崔阿姨的菜。可不像爷爷是吃惯小灶的人。

他要抓紧时间在程澜姐这儿吃好吃的。

反正每天跳舞体力消耗大,他完全可以随便敞开了吃。

再说了,他长身体呢,能吃才是应该的。

林琅扯扯嘴角,小胖子你不留在家吃穷老子,是想来吃穷澜澜不成?

唉,高煜确实是没什么短板啊!

他甚至连太过热衷事业,忽视生活的毛病都没有。

林爷爷这些年时常进京开会,风景名胜普通人能去的他都去过了,不能去的他也去过了。

林墨和肖晚则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