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2 / 6)

财了!

刘宏闻言,大方道:“且去信询问卢植辎重可够,若是不够,再加一些也无妨。他要做的是镇压叛乱的事,这个时候谁若来阻止,或是克扣军饷辎重,那就是整个大汉的罪人!”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帝王显然是打算支持卢植平叛,众宦官肃然,再不敢有一丝一毫小动作,就连此前贪墨了一部分的人都小心谨慎起来,唯恐被捉住了把柄人头落地。

军饷派发到手一万钱,派得少了,小气且过分,可其中层层剥削,从宦官到朝臣的克扣曹嵩无可奈何,怪只怪曹操一通闹腾,将他们最大的保证曹节手中的权柄给分割出去了,若是曹节还是与当初一样独揽大权,至少能比现在拨得更多十倍!

公帐上不能给予太多,以免扎眼又被别人撸走羊毛,私心里却能悄悄给曹操塞钱。曹嵩早已经打定主意再给儿子送点钱财,突然得知平叛队伍已经上路的消息,不由怅然若失。

曹操一走,刘宏的心也跟着飞走了,担忧他过的不好,担心他在外面受苦受累饿肚子,担心他被人欺负,担心他会因战场上刀剑无眼受了伤......

曹节听了一耳朵帝王的念叨,又被曹嵩拉着念叨,脸色日渐变青。

刘宏一连好几个月都提不起精神,直到下属们进献了新的美人与新鲜玩物,才渐渐让他心情好转起来。

曹操跟随卢植一路顺着黄河走,一路上,卢植不仅能准确引路,还会为他讲解这一路过去的风土人情。

近三百骑护送在旁,寻常的山贼宵小都不敢前来冒犯。自大学毕业以来,这是曹操第一回参与到真实的军旅生活之中,早在此前段潁就已经为太学生们进行了实战课程,曹操虽是青涩的初官,领兵在手竟还能游刃有余,并且愿意虚心接受卢植的意见。

卢植早已经做好了要做个保姆的准备,在他看来,那群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刚踏入官场,几乎洗脱不掉那一身的文人清高气,他甚至以为曹操什么都不懂。

出乎他意料之外,无论是安营扎寨、寻找水源,还是挖坑生火、做好野外防护,甚至是观测半日内的天气,看到即将下雨还能提前预防。一切曾经学习与实践过的理论知识都被曹操运用到了实际中,卢植不由对他刮目相看,他惊奇道:“你怎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难道读圣贤书,还能让你连行军都游刃有余吗?”

曹操在系统的学习下,亲自经历过段潁与羌族的作战,在也没有比大型3d实战呈现在眼前更好的教学素材了,他在太学学习的时候,理论知识扎实,拥有系统开小灶,不断给他演练素材,又是另外一种经验。其他学子听到的是常胜将军的口述,而曹操不仅听到了口述,还亲自观摩了“资料片”!

曹操笑着回答卢植道:“我在太学学习的时候,军事课程的授业先生是段潁段将军,以及桥玄桥司空,他们注重学子们的实践,也是他们告诉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初学习的时候喊苦喊累,还想要偷懒,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那个时候先生们的教导有多么可贵。”

卢植惊奇极了,像他这样在寒门野生生长的人才,并不清楚大汉最高学府是怎样教导学生的。他只知道,太学是学子们向往的求学圣地,哪里的藏书阁丰富,有数不尽的圣人之言等着学子们去专研。卢植也曾向往过太学,只可惜身份不够,只能凭空想象。

“我曾走访游学过各地私学,印象中看到最好的私学就是颍川私学,接着就是荆州,那边隐居了不少名士,开办了不少私学,但就我所知,没有一个私学会为学子们开设实践课程,”卢植感慨道:“也难怪人们都道从太学毕业出来的学子比其他私学出来的学子要更优秀,接受的教育不同,眼界不同,自然比寒门出身的学子更有能力胜任要职,如果与你同一届毕业的学子都像你一样有广博的学识,大汉不愁后继无人。”

曹操却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人人都拥有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的机会该有多好。

卢植出身寒门,亲生经历过寒门学子的求学有多么艰辛,他年轻时候为了拜大儒马融为师,走遍了各郡,经历了太多艰险与苦痛。

对于寒门学子,他心生怜悯,从个人的行为上资助寒门学子上学,能帮扶一把是一把,没想到美名在乡郡之间传开了,反而成了他被举孝廉的机遇。

卢植推辞做官,他本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资助学子的,建宁年间,看到哀鸿遍野的民间,一身才华流落于荒野的卢植才下定决心要去做官,做为民谋福祉的好官!

曹操与卢植一路上交谈下来,已是被他爽朗大气的性格所吸引,卢植比他大了十九岁,几乎是翻倍的年龄了,几十年来经历过的大小事情,将卢植磨砺成了刚毅稳重的性子,岁月在他的眼中沉淀出智慧的光芒,而他八尺二丈的身高,体形健硕,腰间佩剑的模样,充满了男子的力量之美。

二十岁的少年人,正处于青春与成年的推荐期,曹操会逐渐经历世事,本能地寻求变大强大,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成熟大男子。

真正的大男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少年人总爱思考这样的问题,曹操也不例外,他的男性思维在觉醒,他的慕强本能在苏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