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章(1 / 6)

郭青香在邓宗的老家住了几天,准备等到明天天一亮,就带着他回自己家。

这回邓宗过去,是要提亲的,他父母给准备了一篮鸡蛋还有些自己腌制的榨菜,提醒他记得带走。

“妈,我不是拿了两罐麦乳精吗?有一罐是给青香父母的。”

“老人家不用喝这么好的,你就算拿去了,他们也不舍得喝,最后也是浪费。这两罐麦乳精就留家里,给你弟弟,你俩弟弟都还在长身体。”

郭青香听见这番话,正在收拾行李的动作顿了一下,从里屋往外望去,想要听得更清楚些。

邓宗压低声音:“妈,这么点鸡蛋和榨菜,人家哪稀罕?我们这是去提亲,又不是别人上赶着把闺女嫁进我们家……青香好歹是京大的毕业生,工作单位也好,她父母肯定也想着让闺女嫁一个条件好的,咱们这么做不合适。”

“二牛,你傻不傻?”邓母佯装发怒,拍了他一下,“现在是我们挑儿媳妇,不是他们挑女婿!人家过来都已经住咱们家了,现在肯定得是咱家说了算。”

邓父掐了烟,凑过来说道:“她都在咱们家住过了,真不和你好,她爹娘的老脸往哪里放?照我说,别说麦乳精了,就算是彩礼钱,咱都可以不给。”

“就是,他们还想找啥条件好的人家?又不是啥城里人,不就是考了个大学吗?”邓母语气轻蔑。

郭青香原本还握着衣服的手,不自觉攥紧。

她和邓宗一样,是从农村考到京市的。当年家里穷,原本父母没让她念书,她便每天拿着哥哥的书本看,看得入迷。哥哥从小就疼爱她,便求家里大人让妹妹念书。她的父母也不是不心疼女儿,父亲咬了咬牙,决定同意供她念书。就算是离他们村最近的小学,也得翻几座山,可郭青香从来没觉得辛苦,她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哥哥读到小学毕业,就下地挣工分了,但是下地之前,他和父母说,无论如何,也得让郭青香继续念书。于是一转眼,郭青香竟读到高中。

作为村里唯一一个高中生,郭青香被羡慕过,也被眼红过。人人说她父母傻,供她念书有什么用,连城里的读书人都下乡当知青了,她一个农村人,就算有知识有文化,到头来还不是嫁出去,还不是得在家干农活。

郭青香要强,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直到那天村里广播播报着高考恢复的消息。

拿到京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她不再只是父母的骄傲,也成为了整个村子的骄傲。可现在,邓宗的父母却说,不就是考上个大学吗?

郭青香觉得自己真傻,她都还没和他结婚,怎么能在跟着他回家时住他家呢?就算他家没有多余的屋子,也该让他去他父母屋里打地铺才对,否则才让人看轻了。

屋外,邓父和邓母絮絮叨叨的声音时而响亮,时而又变得低一些。

郭青香的眼圈不自觉发红,丢下手中还没叠完的衣服,夺门而出。

跑出邓家之后,她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郭青香的眼泪缓缓落下,如果她的朋友们在这样的处境下,会怎么做?

汤嫦做事果断利落,脾气也冲,大概会直接让她和邓宗的父母大吵一架。楚婉看起来绵软,但主意最大,兴许会劝她别再忍气吞声,收拾行李离开才是好的选择。至于性子单纯的凌月银,向来都是宿舍里的开心果,或许会拉着她,笑眯眯地说,有什么不开心的,吃一顿好的就开心了。

郭青香知道她们会如何劝说自己,可问题是,她学不来她们的果断、坚定和乐观。

她好强,骨子里却自卑,别说邓家人能轻易拿捏她,就连她自己也不得不赞同他们的想法。

郭青香在这个陌生的村子里走着,她已经不哭了,只是眼中泛着泪光。经过村尾的小屋时,她想转身,突然听见一阵不小的动静。

村尾屋里的老太太摔在地上,一个搪瓷杯落地,发出清脆响声。

郭青香往里看了一眼:“奶奶,您没事吧?”

话音落下,她犹豫着:“要帮忙吗?”

老太太没出声,挣扎着,想要扶着炕边坐起来。

郭青香没再耽搁,进去扶起她。

老太太干瘦,郭青香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的胳膊,几乎没摸着什么肉,都是骨头。

这一跤,她跌得不轻,坐在炕上好一会儿才缓过劲。

郭青香捡起地上的搪瓷杯,帮老人家倒了一杯水。

老太太接过之后,慢慢喝了好几口,才捂着摔疼的腿,说道:“同志,谢谢你了。我孙子出门去找赤脚大夫给我拿草药了,要不是因为你,我得等他回来才能起来。”

“您身体不舒服吗?”

“老毛病了,这几年一直是这样。就是苦了我孙子,哪儿都不能去,要在家里守着我。”

老太太说话的速度很慢,但语气温和,就像是郭青香曾经念初中时的老教师似的,不管说什么,都是娓娓道来。

郭青香这样一说,老人家笑了:“同志,你还真猜对了,我以前就是老师。”

郭青香来到这村里之后,就没和人好好说过话。邓宗的父母难得见儿子回来,从早到晚都是拉着儿子的,就只有晚上休息时,他才回来。可村里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