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爱国诗】陆游 赵构tm还有支棱的一……(2 / 3)

,陆游当时不过是八品小官,根本无法得见天子龙颜。但好在宋朝有“轮对”制度,在朝的重臣、高官、能吏都有轮流进见皇帝的机会。通常而言,越是官职微末的臣子越会在轮对时向皇帝拍马屁,人人都希望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向上高升。】

【可陆游——他偏不!】

【难得得见天颜的机会,陆游偏偏大谈特谈高宗痛恨的“北征”之事。只说“北征”还尚嫌不够,陆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上前拔龙须,跪地“请北征”。】

【请谁北征?——竟然是请皇帝赵构御驾亲征!】

【这个胆大包天的陆游,不顾赵构难看的脸色慷慨陈词,坚决请求皇帝御驾亲征,说到激动之处,陆游竟然当场失声痛哭,就连眼泪都溅到了皇帝坐的龙椅上。】

【八品小官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可想而知赵构的怒火。除此之外,赵构与陆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积怨已深”。或许是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天生不和,陆游有许多观点都与赵构矛盾。】

【举个例子来说,就“都城”一事,陆游曾多次上书,认为南宋不该定都临安,请求高宗迁都建康。】

【几乎所有的主战派都不满以“临安”为都城,或多或少都向赵构提议将都城建在靠近宋金边界的地方,这样才能占据有利地势,创造北伐机会。例如宗泽曾经强烈要求回都东京;李纲则认为建都最好是在陕西关中一带,其次是湖北襄阳,最保守也应该定都在建康。张浚也认同定都建康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金和南宋是以淮水为界,建康的位置逼近淮水,城高三丈,江山险固,历来被认为是帝王之都。退,易于坚守;进,可以北望中原,力图恢复。】

【至于临安,主战派都认为这不是一个理想的都城。例如张浚就说过,待在临安这个地方,在内,容易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对外,又难以号召中原。杭州是个什么地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安逸的日子过惯了,就容易消磨人的斗志。后来的爱国英雄辛弃疾也和张浚观点一致,认为临安既不能守也不易攻,一旦发生战争,就很容易成为瓮中之鳖,只能束手就擒。】

“放屁。”听到这里,赵构粗俗地骂了一声:“这陆游懂什么?朕定都临安自然有朕的考量。临安的好处明明就是……”

【临安的好处,只有赵构知道,又哪里是“天真”的陆游可以明白的。临安除了“暖风熏得游人醉”,方便赵构享乐游湖之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地理位置。】

【临安靠近东海,一旦发生战争,赵构可以随时收拾金银细软进行“航海”。他登基后的前几年,被金兵一路赶到明州,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靠着“航海”从明州逃到温州,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好不容易踏进官场的陆游果然倒了霉,他还没坐热屁股,就被迫卷起铺盖打道回府,重新在老家过上了“钓鱼砍柴”的清闲生活。】

【“轮对”一事无疑令陆游的仕途受挫,但他一生却从未对此感到后悔,甚至将“泪溅龙床”视为人生中做过的最自豪的事情之一。多年后他回忆此事,写下《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诗中言:“寂寞已甘千古笑,驰驱犹望两河平。后生谁记当年事,泪溅龙床请北征?”】

“想不到小郎君竟有如此胆识!”

听到这里,张浚微微颔首,不由向右望去。与他骑马并行的,赫然就是少年陆游。

陆游冲出城门,一路北上。马是日行千里的宝马,没多时他就将临安城远远甩在身后。为求速达,陆游自持手握虎符,便一路走了更为便捷的官道,他才入宣州界没多久,就撞上了一支同样快马驰骋的小队,领头的,就是张浚张将军。

张浚,世称紫岩先生,是南宋赫赫有名的主战派能将。绍兴四年,完颜兀术和伪齐汉奸刘豫联合南侵,张浚被任命为防守长江的统帅率军北伐。身为北伐将领之一的岳飞闻讯激动万分,写下《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一诗相送,诗中的“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一句,正是张浚和岳飞共同的抱负。

只是赵构主和,贬斥将领,他早就把张浚打发去了福建。这些年,张浚昔日的部下还分散在前线作战,但他这位渴望北伐的老将却只能在福建谪居。

看到天幕后,张浚几乎是当机立断点了一支民兵北上——如果岳飞被迫回临安,那就由他接手岳家军继续北伐。如果岳家军也被迫撤军,那他就豁出性命去召集昔日部下,聚起旧部接着向北打!

就算会被追责,就算会被处死,他也顾不得了!

打,必须打!

抱着这样的想法,张浚在官道上日夜兼程、快马加鞭。行至宣州境内时,却见往日人烟稀少的官道上同样有一人策马扬蹄,面色冷峻。两人自报家门的那刻,陆游和张浚几乎是同时一惊——“竟然是他!”

一个是天幕谈及的爱国才俊。

一个是声名赫赫的主战老将。

两人一拍即合,陆游立刻将计划和盘托出。两人一边赶路一边商议,最后定下由陆游拿着书信去找岳飞,而张浚领着虎符去调兵筹粮。两人会在进入河南境后分道扬镳,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