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华清大学门口(2 / 3)

外面如此多围观的人,谢凯低骂一声“骚包”,脸上却笑着,对着下面的记者挥了挥手。

“咔嚓!”

有反应快的记者,瞬间按下了快门。

一个潮气蓬勃的年轻人笑着站在运十悬梯上挥手的瞬间,被定格了下来。

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航空制造业掀开新篇章的代表。

“咔嚓!”

“咔嚓……”

不停响起的咔嚓声,把一众年轻人从飞机上下来的照片定格。

“先生你好,我是《纽约时报》记者卡洛特,请问你们这是……”一名记者见没有人阻拦,率先拦住谢凯,第一张照片也是他拍下的。

《纽约时报》?

谢凯愣了一下,这家在美国影响力很大的报业集团,可向来都是负面报道中国的事情。

“我们是来旅游的。”谢凯平静地说道。

“旅游?”卡洛特一脸懵逼,中国大多数人不是连饭都无法吃饱吗?

“对,我们是一家单位的子弟,单位效益好,专程承包我们国产运十飞机送我们前来参观首都……”谢凯侃侃而谈。

“嘟~嘟~”

突然响起的哨声,让谢凯终止了吹牛逼,向着旁边跑去。

“全体集合!”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带队的是劳资处的副处长,汪贵林的下属,牛季中。

原来部队后勤转业的,四十多岁。

上百名经过了长时间军训的子弟们,虽然没穿军装,却表现出极强的纪律性。

“同学们,这里已经是首都了,列队登车……”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

毕竟要吸引各方目光嘛,得高调点。

三辆大巴就停在机场旁边,整队完毕的子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大巴车走去。

“部队的?”

“不像啊,要是部队的,肯定就是到军用机场了。”

“我大姨的儿子在机场上班,听说是哪家单位的子弟学校今年考得好,单位效益又好,作为福利,他们单位让这些考上大学的孩子来首都旅游……”

“屁啊,听说这些都是那家单位的子弟,出来上学,还得回去的……”

人群中,不断有人传播着小道消息。

好几名外国记者上前,想要采访牛季中,却被他拒绝了。

“这位同志,我是新华社记者张衡,请问你们是部队单位吗?”张衡在人群中听到议论,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也看到了几名外国同行被拒绝,还是厚着脸皮追了上去。

无数人都巴不得外国记者采访呢,可眼前这帮人,太有意思了。

“不,我们只是一家生产单位。”牛季中停下了脚步。

“你们这是?”张衡有些不理解。

“旅游啊!”牛季中一副你怎么这么没见识的表情。“这些孩子,都是我们单位的子弟,在上学前,已经跟我们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这是单位为了让他们增长见识,毕竟孩子小,平时没出过远门……”

张衡更是不理解。

是他落后了,还是国家变化太快?

于是乎,这几天,首都人民在每天都关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后,就看到了一直穿着整齐队伍,不断地出现在首都各个景点……

“他们这样搞,以后学生毕业分配,怎么弄?”

不少首都的学校这几天就已经陆续开学了,那家不知道名字的单位,已经让很多学校的学生注意到了。

于是乎,不少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开始活动了起来。

很多学校就业分配部门的领导们就开始头痛起来。

“他们这是搞什么幺蛾子?”华清大学机械学院,陈铭善有些搞不懂。

“老陈,那小子真是准备学机电一体化?我可是听说,他对机械专业学习不太感兴趣啊。”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问着陈铭善。

“你是怕这小子影响了整个学院的风气吧?”陈铭善看着后者,“放心吧,现在他可老实多了。当初龙耀华首长是为了把他弄到国防科大去,才说的那些。”

“……”后者无语。

谢凯的成绩,他们都是看过的。

最终,谢凯没有成绩。

可没有成绩,却得到了国内无数顶级大学的争抢。

结果郑宇成他们亲自出面,让大家都发通知书,由谢凯自己选择。

谁都没想到,最后谢凯来了华清大学机械系。

他们哪里知道,郑宇成只给了谢凯一份录取通知书。

“这一届的新生,质量可都不错,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让大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中,争取尽快完善8万吨大压机的设计,到时候404那边说不定就不要6.5万吨了……”

“哪一届咱们的新生质量差的?各个单位抢着要……”陈铭善得意地说道,“那边……”

说到404,陈铭善就苦笑不已。

为了科研经费,他们可是跟404签订了不少的不平等条件,优秀毕业生,优先分配404什么的。

“同学,你是来报到的吧?来,我帮你拿行礼……”

每年大学开学,各个学校学生会的志愿者都会帮着啥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