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的可能。至于朱由检?运气好一点,能力强一点,对大明江山修修补补,或许能拖到他去世,再传给下一任,也不至于当上亡国之君。
就在这时,他们看见朱由检上位后的一系列操作,虽然其中并非毫无问题,但“除奸佞用忠良”的思路至少是没问题的。无论如何,这表明他还想有所作为,而不是像某些昏君一般沉迷酒色、摆烂度日。
"嗯?这崇祯皇帝倒有几分明君之象?"
众人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期待。
……既然天子态度积极,企图励精图治,哪怕改变不了大明灭亡的最终结局,总还能为大明延续个几十年的寿命吧?
……这世界上总不可能有皇帝越是励精图治王朝越是加速灭亡的荒唐之事吧?一闪而过的荒谬念头很快就被众人抛之脑后,他们期待着这位少年天子的作为。
像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诸多帝王,俨然已将成明末当成一个高难度挑战副本,一个个开始代入其中出谋划策。
"朕若是崇祯,此时首当……"
历代天子都提出了相当不错的建议,遗憾的是,水境中的崇祯皇帝不可能知道。于是,众人得以见识到崇祯的操作。
【若是太平年月,或许崇祯皇帝还能做个守成天子,奈何他面对的却是大明近三百年未有之变局: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努尔哈赤虽逝,其子皇太极却青出于蓝;内有陕西农民起义,星火燎原,天下响应。】
虚幻的大明地图在水镜表面铺开。其上象征着起义军的火苗星星点点升腾而起。每一缕燃烧的火苗中都投影出一幅画面。而镜中人的声音适时为画面配上旁白。
【白水王二,入澄城,杀知县,聚众起义;定边营逃卒王嘉胤起义于府谷,王二又与之会师于黄龙山,众至五千余;清涧县人王左挂反于宜川;汉南人王大梁举义于陕西;清涧县书生"点灯子"在解家沟花牙寺聚众起义……连官军都不时兵变,一时群魔乱舞。】
>【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一面派出战绩颇佳的兵部尚书袁崇焕,督师蓟、辽,以抗后金;一面接受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建议,对起义军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
高悬的水镜表面赫然分作两半。
左边是意气风发的袁崇焕,圣眷在身的他当着皇帝的面信誓旦旦:
"——予臣五年,必可平辽!"
右边是一路入陕西的杨鹤,他望着遍地流民忧心忡忡,辗转反侧上书天子:“盗贼四起,只因饥荒至极,民不聊生……费之于剿,金银一去不还,且斩首太多,上干和气。费之于抚,金钱去而民在,活一人即得一人性命,盗息民安,利莫大焉。"
抚民政策得到认可后,他进一步提出,不能一味给钱,还要安置好百姓: “……当给予牛种,使之归农复业;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帖然就抚!"
“五年平辽???”
好家伙,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就他们惊鸿一瞥所见,辽东的女真人绝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否则也不会短短几十年就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发展成心腹大患。
而袁崇焕虽然并不是夸夸其谈的草包,却也并不是岳飞那种光耀一个时代的武将。才见袁崇焕走马上任,又听杨鹤侃侃而谈。其言颇为有理,许多人不禁点头。可少数有识之士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
"杨鹤所言不假,堪为堂皇正道。可如今的明王朝……有实施他建议的条件吗?"
一方面要抽调兵马应对后金,那么镇压起义军的武力就不足。一方面大明朝廷财政困难,且任何王朝后期腐败必然成风,一层层盘剥下去,还有几分钱粮能够抚民?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并非无稽——
【倘若世事都能随人的意志而发展,那么这人间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崇祯皇帝想得很好,结果却不然。】
【崇祯二年,先有袁崇焕擅杀边将毛文龙,短短三个月,后金大军突然绕过关宁防线,自北直隶遵化、蓟州地区进入长城,先后攻陷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顺义……兵锋所向,势不可挡。遵化失陷,巡抚王元雅自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数千骑兵来援,却中箭坠马,不幸阵亡!后金大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包围北京!】
【年
已七旬的孙承宗不得不披挂上阵,保卫北京。好不容易等袁崇焕的勤王军星夜疾驰,赶到北京城下,扎营于广渠门外,当风尘仆仆的袁崇焕见过皇帝,请求让疲惫将士入城休息时,却被拒之城外。无可奈何的他只好出城,与后金大军厮杀。】
【双方历经鏖战,互有杀伤。】
【当后金大军退去, “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的袁崇焕昂首挺胸再度入城,迎接他的却是北京城里的怨谤纷纷、谣言四起。】
【耗费数百万两白银的关宁防线却丝毫不起作用,让敌军轻而易举奔袭北京。经历了一场兵灾的满城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