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去县城,再开批条(1 / 2)

“大宝。”

院外,有人在喊。

李冬扬起大嗓门叫人进来,她正在吃饭。

进来的是昨天提议叫大宝给代买布匹的社员刘红英。

论起来是李冬的堂嫂,是李爷爷的堂叔辈那一支的。

李冬对这位嫂子招呼着:“红英嫂子,吃了没?在我家吃点。”

看到白面贴饼子,刘红英咽了咽口水:“不用了,我家饭做好了,我这不是担心你会出去嘛,就先来跟你说一声,我和代会计张和芬跟你去县城买布回来。”

“我这就回去了,你吃了饭,去我家找我去。”

见李冬应下了,刘红英小跑着出了李家。

饭碗一放下,李冬就催李二姑给她缝个布包子。

李二姑手快,按照李冬说的,很快就缝了简单的手拎布包。

一个直筒,袋口两根带子,可以拎着也可在肩膀上背着,和城里人随身装的买菜买食品的布包一个形状。

就是李冬的这个包有别人的两个大,包口还有拉绳,拉紧一系,谁也不知道包里有什么。

卷成一卷,装进裤兜里,李冬就往刘红英家晃去。

刘红英的婆家就住在李家的前排。

牛坳土地多,人口少,又分散成了三排,所以每两家相隔的距离就有些大。

这距离是约定俗成的,为免院子挨得近,为各种琐碎事情吵嘴,就在划宅基地时隔开了大距离,做为各家的自留地。

又为免在自留地上吵嘴,每家的自留地都留在一边。

村主路东边的自留地就留在东边,村主路西边的自留地就留在西边。

在自留地与隔壁的院墙之间,留一米宽的小路,方便社员穿行。

李冬就从刘红英家的自留地边上穿去了前排。

一走过自留地,李冬就扯开了大嗓门:“红英嫂子。”

“誒!”

院子里传出刘红英的应声:“等一下,我马上就好。张会计也还没到。”

这话,拒绝了李冬进入。

李冬直接在院门外的石块上坐下。

跟着这两人进县城,她不能偷懒骑电单车了,只能全程步行。

也好,锻炼锻炼。

正想着,有人来了。

来人看到李冬,就笑开了:“大宝,你早就到了?”

“张会计。”

李冬站起身:“我刚到一会。”

张和芬摆手连连:“可别叫我会计,我只是暂代,会计还是要选举的,你怎么不进去啊?”

“我就坐这里挺好的。”

李冬又坐下:“你进去催催。”

“那行,我去催催,这都什么时候了?也不知道着急。”

张和芬边说边走进了大开门的院子里。

不多会,就和刘红英走了出来:“大宝,我们快走吧。”

在村头的队部场地上,停着队里的牛车。

不是板车啊?李冬松口气,宁愿屁股颠疼了,也不愿意把脚走疼了。

坐上牛车,车把式老郭一扬鞭,两轮四蹄的‘大奔’就启动了。

晃晃悠悠三个小时,九点了,才进县城。

在供销社门市部门口,李冬叫张和芬与刘红英在外面等着,她进去找人。

马雪梅看到李冬很高兴,但也惊讶:“你怎么又来了?”

李冬指着柜台:“来一条香烟。”

随后,拿着马雪梅开的发票、给的烟票去交了钱。

自己留下了顾客联,把五块钱压在发票下推给马雪梅:“我这不是回去吹大牛说我认识一位能干的姐姐吗?”

“生产队里就统计了人数要来采购。雪梅姐,你帮帮忙,我看仓库里堆的次品还不少,否则,我也不给你添这个麻烦。”

马雪梅趁着弯腰拿烟的机会,把钱装进了裤兜里。

烟票就要一块钱了,这胖姑娘给她四块钱的好处费,她怎么也要把事情给她办成了。

把一条香烟往柜台上一放,马雪梅安慰李冬说:“你放心,这个忙我一定帮,那些次品卖给谁不是卖?这次要多少?”

想到刚才车上闲聊的数字,李冬加了些:“38匹。”

马雪梅并不觉得多,赶上不要布票还便宜的布,谁家不多买一块存着?

“我去给你开批条,这次我就不陪你去仓库了,你也认得小张了。”

李冬把烟装进她的新布包里:“嗯嗯,谢谢雪梅姐。”

马雪梅摆摆手:“不客气,有需要就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李冬点头,没有好处的事,谁帮?马雪梅看的是钱。

马雪梅又消失在了墙角的那道门内,好一会才拿了一张纸条回来。

拿到了批条,李冬看了眼烟酒柜台:“雪梅姐,茅台酒还没进回来吗?”

“没呢。”

马雪梅摇头:“你那是最后两瓶了,还是前年进的货,茅台太贵,没人买,不过年底得保证有货。”

李冬懂了:“那我走了,谢谢雪梅姐。”

马雪梅对她挥挥手,转进柜台里,两天她就白得了七块钱,巴不得这个胖子天天来找她。

张和芬和刘红英等的发慌,才看到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