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沈嫦茹一早起来,吃过卤肉面后,就来到了夷陵城的街上。
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大多都是抬着小板车,里头装着砖瓦,准备继续修葺家里屋子的。
人们忙碌着,各司其职,虽说刚受了灾,可到底是年节上,朝廷也照顾着他们这些受苦的百姓,多数人脸上还是洋溢着笑容的。
生活嘛,还是要有盼头才行的。
“姑娘,那间铺子似乎是卖年货的呢,咱们要不过去逛逛?看看夷陵这儿,有没有什么和京城里不一样的玩意。”
小桃喜欢逛街,来了一个不同的地方,好奇心就起来了,她扯着沈嫦茹的衣袖,又道:“小鱼那孩子不是说了么?”
“要是有好玩的,也给他买一些带回去。”
小鱼就是珍娘的儿子。
他年纪小,失去娘亲伤心了一段时间,但沈嫦茹让桂嬷嬷、王翠香她们好生陪着小鱼。
渐渐的,这孩子也从失去亲娘的伤心里走了出来。
他以前爱哭爱闹,现在也变得沉静了许多,虽然嚷嚷着想要玩具,可眼神里总有小心谨慎。
沈嫦茹心疼小鱼。
她想,或许以前的沈嫦茹寄人篱下时,也和现在的小鱼差不多,可她不是柳氏,不会让可怜的小鱼过以前的沈嫦茹那样的日子。
“嗯,也好。”
沈嫦茹这么想着,点点头也就答应了。
反正她今天带着小桃出来,想的也是尽量打听一些夷陵当地,还有那群山匪们的消息。
年货铺子里。
沈嫦茹一进去,就有一个妇人过来招呼沈嫦茹。
“这位姑娘,想买些什么?小店里有窗花、春联,还有不少坚果呢,咦,是姑娘你?”
那妇人说着说着,就认出了沈嫦茹。
沈嫦茹看过去,也认出她来。
是昨日县衙门口,抱着孩子担忧自己丈夫能不能回来的那个妇人。
她的女儿也认出沈嫦茹来,小姑娘本来坐在窗户边上剪窗花玩的,看见沈嫦茹,丢了剪刀和剪纸蹦蹦跳跳就跑过来了。
“是你,漂亮姐姐,我记得你。昨天你给我们的麻花好好吃,谢谢你!”
小姑娘笑着,露出了缺了一颗的门牙,更加显得可爱。
“你好呀,小姑娘。”
沈嫦茹很喜欢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姑娘,摸了摸她的脑袋,又让小桃拿了金丝窝窝糖出来,递给了这小姑娘。
“你喜欢,就拿去吃吧。”
沈嫦茹语气温柔。
这些小零食,也是她今日为了打听消息特意带出来的。
没想到随意来的一间铺子,就这么巧遇上了昨日的妇人。
妇人见沈嫦茹又要拿吃的给她闺女,一时之间还有些不好意思,匆忙推辞道:“姑娘,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
沈嫦茹也不在意,就对那妇人道:“谁不是小孩子过来的呢?都喜欢这些吃的,我小时候也是这样。”
“推己及人,我看着她冰雪可爱,当然也想给她一些。”
妇人还想说,可她看着自家女儿欢欢喜喜的样子,一时之间也舍不得了。
她家里本来有些小本生意,日子还算不错,可家里受灾,她住在乡下的婆婆不小心被坍塌的石头砸到了,腿瘸了一条。
公公也生了一场病,家里为了治病,重修屋子,花费了不少钱。
家底儿掏空了,好在也挺过来了,就是没想到,丈夫为了二殿下对他们的恩德,跟着出去剿匪,却没回来。
这事儿妇人还不敢告诉病中的公公婆婆呢,只得自己出来守着铺子,顺便等着丈夫回来。
这铺子里买的坚果蜜饯,还都是他丈夫的手艺。
她丈夫手巧,做东西好吃,在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他们平时就靠卖这些为生,年节时,她也会帮着剪一些窗花,扎一些灯笼一起卖。
以前每回过年,他们夫妻俩虽然辛苦忙碌,但却是快乐的。
今年……
妇人与沈嫦茹见过了,这会儿沈嫦茹在妇人店里买了些东西,两人渐渐的也就聊开了。
妇人心里有很多的苦。
有些事,与亲近的人没法子说,遇上个愿意聆听的陌生人,却是一股脑的都给说出来了。
“我很惦记他。”
妇人孙吴氏抹了抹眼泪,啜泣道:“他是个重情义的人。当时二殿下说要剿匪,他第一个就说要去。”
“说二殿下和刘姑娘帮了我们这么多,不能辜负他们的恩情。他挺身而出,我虽然担心,可还是支持的。”
“谁知道,谁知道……沈姑娘,你说,四殿下真的能救出二殿下和我丈夫么?”
妇人十分伤怀。
她泪眼朦胧,看着沈嫦茹,眼里满怀期盼,似乎是将沈嫦茹当成了她的救命稻草似的。
“娘,别哭,你吃糖。爹爹一定不会有事的。”
她女儿本来自己去玩了,听见孙吴氏哭泣,又跑了回来,手里吃了一半不舍得再吃的窝窝糖也递给了孙吴氏。
孙吴氏没手,抱着女儿,哭泣道:“娘不吃。这是沈姑娘给你的,你留着吃吧。你爹他,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