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医院营的旧部(1 / 2)

“陈龙树真这么听话?”

待陈家父子三人走后,牛见武捋着胡须有些怀疑,不论是冯盎还是陈龙树,又或是宁纯,对朝廷的大动作都表现出极大的妥协退让。

“这里是长安,你难道让他们抗旨?”武怀玉笑笑,就算他们心中不满,可不管是冯盎还是陈龙树,那都是历经几朝的老家伙了,谁又是省油的灯。

“二郎是说他们回了岭南,就会搞事?”

武怀玉给自己续了杯茶,“这些家伙肯定是心有不甘的,但他们都是老狐狸,不会鲁莽行动,肯定会静观其变,只要我们足够强势,尽量不犯错,那他们就掀不起什么浪来,”

“何况,朝廷也是有照顾到他们利益,给予补偿的。”

朝廷不仅给冯盎、陈龙树这样的酋帅补偿,对于岭南其它大小势力也是有所补偿的,

打一棒子还得给颗枣。

就比如这次朝廷调兵南下同时,也同样还是给诸州县保留了些州兵、乡团名额,没有说要一刀切,尽收他们兵权。

朝廷要把岭南九十六州的长史司马都换了,可原来岭南首领们自己任命的长史司马,朝廷也有安排,就是调到长安或是内地任职,甚至还可能升上一级。

诸如冯盎陈龙树他们这些大豪酋就更不用说,加官晋爵,子弟也都授官赐爵,年少的也都选入京师为侍卫,或是到国子监读书等。

顺我者昌。

合作是有好处的,

谁都知道朝廷这次是来者不善,可面对强大的中央朝廷,岭南这些俚帅豪酋们谁也不敢做出头鸟,

岭南本来也是一盘散沙,

正聊着,程处默过来了。

这位廉州刺史笑道,“本来早就来了,刚宁纯找上门来,跟他扯了半天闲篇。”

武怀玉知道这个宁纯,宁逵的孙子,宁宣之子。

宁宣宁纯父子两代统领合浦地区,程处默这廉州刺史,正是要接他位子。

“宁纯跟你谈了什么?”怀玉问。

“倒也没啥,”朝廷调宁纯为梧州刺史,从大本营廉州到苍梧,这是朝廷对钦州宁氏家族的持续打压,

虽然宁纯在宁长真宁道明反唐时,仍忠唐起兵,但朝廷的整盘棋局上,有机会削弱宁氏当然是要做的。

“朝廷这次晋封他宁越郡公,他也不亏。”程处默笑着说道。

南朝陈宣帝时,宁逵长子宁猛力承袭安州刺史,宁猛力为拓展地盘和扩张势力,利用当时安州附近山区部落尚未编户入籍的空隙,派胞弟宁宣领兵进驻合浦县东北的大廉垌,

在那里设立大廉县,编户入籍。

后来陈后主便任命宁宣为合浦郡太守,掌管着今广西合浦、北海、浦北、玉林、北流、陆川、博白一带的军政大权。

隋灭陈后,宁宣与宁猛力一起附隋朝,宁宣不久病逝,朝廷分合浦郡为越州、姜州、南合州,任命宁纯担任他开发的姜州刺史,掌管封山、蔡龙、东罗三县。

宁道明为越州刺史,

在宁长真宁道明起兵反唐时,宁纯为南合州刺史,冯暄谈殿攻姜州,宁纯便从南合州起兵救援,将冯暄击退。

宁长真宁道明等人败亡后,宁纯忠于朝廷有功,迁越州刺史,宁纯在越州,控制着合浦的采珠业和盐业,十分富有,而冯暄冯盎兄弟一直觊觎,双方一直冲突不断。

贞观元年李世民派中庶子张元素到越州坐镇,才勉强让冯盎和宁纯息兵罢战。

现在朝廷把越州更名廉州,把宁纯调去苍梧,宁纯心里当然不爽,可爽不爽也没用,如今的宁氏家族早不复当初强势。

如果宁纯敬酒不吃吃罚酒,那钦州宁氏真可能有灭顶之灾,现在他去苍梧,那还能晋爵宁越郡公,他的儿子们也能恩荫授官,

甚至宁长真宁道明等的子弟,也还能袭爵授官,

唯一条件,就是宁氏子弟得外任做官,不能再留在钦州廉州这些地方了。

甚至他们的采珠业、盐业,也肯定要让出大部份来,

“我之前老听什么岭南溪垌溪垌,还以为岭南蛮子们都是住在溪边的山洞里呢,跟宁纯聊过才知道,原来岭南所谓垌,是他们蛮话,意指山冲之间的平原。

溪垌,就是两山之间溪流边的平地。

岭南俚獠蛮以垌为社会单位,往往一垌变是一个部落,有垌主为首领。

在合浦东北的大廉垌和六湖垌之间,有一座大山,横亘三十余里,便是大廉山。据说这山原不叫这名,东汉时刘秀派费贻来合浦做太守,上任后非常有廉名,他任满回京时,百姓扶老携幼相送,一直送到这座山下,后来便把此山叫做大廉山,以示纪念。

隋朝时,宁宣领兵进驻大廉垌,在这里设县,将这里百姓编户齐民,传授中原先进农耕技术,

大廉山下的大廉垌,是数万亩的稻田。

大廉垌自北向南有一条河蜿蜒出海,长五十余里,名为香草河······

程处默现在对那个地方挺向往的,本来以为是个毒虫出没,瘴气弥漫的地方,现在听宁纯讲了才知道,原来在他们父子两代人的努力下,大廉垌、香草溪,数万亩稻田,

五十余里的香草河,因为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