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遇药王(3 / 3)

钱的,赚的钱再扩大规模,既能营利增收,还能起到更大的医药保障作用。

民生是最基本的国力保障,不仅得让百姓吃饱饭,也还得照顾百姓的医疗。虽然这放到后世都很难,但这上方向可以努力。

武怀玉的一席话,让药王韦善俊佩服的五体投地。

此时根本没有这样的官方机构,南朝时,有六疾馆,带有官方救济性质,后来又出现了悲田坊,这种主要是寺院经营。

寺院接受布施甚至放贷收租,获利丰厚,也会拿出些钱来做慈善,比如建悲田坊,全称悲田养病坊,施药医人。

这种慈善行为,既能帮助寺庙获得好名声,甚至这些悲田养病坊其实也是赚钱的,因为悲田坊虽要投入买药请医钱,但也以此接受善男信女们布施,所以寺庙最后往往不仅不需要往里贴钱,这个项目还能有很大盈余,是能赚钱的慈善事业,当然各寺都干。

对朝廷来说,是鼓励这种行为的,但是武怀玉觉得朝廷有条件的时候,也应当建个相应机构,比如惠民药局。

既是全国官办连锁大药房,也是加强民生保障医疗的,甚至也还能赚钱。赚的钱不需要上缴朝廷,留着扩大经营,增加药材储备等就很好。

对于朝廷来说,保障民生,赢取民心,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贞观从长安到地方州县,都有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医少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真正能享受到医疗保障的人太少。

别说没钱,有钱你没医少药也不行。

所以朝廷在现有的太医署这个中央医学校之外,于各地府州设立医学校,培养医学生,加强医疗力量,以后各地建惠民药局,这都是为解决缺医少药这问题。

缺医少药导致的结果是许多百姓有病没的医,只能等死,或是相信求神拜佛有用,又或是信巫术祝由,迷信各种偏方。

如韦善俊这样行医治病的道人,数量太少了。

“翼国公大善,仁政啊,如果能够推行,我们都愿意贡献一份微簿之力。”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各州医学校,除了医学生外,还定期举办一些短期培训班,招收一些乡村识字的人,教授他们一些基础的医药知识,这样回到乡里,也能救治一些小病,

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

这种赤脚医生,当然不可能有什么高超医术,但以如今的现状来说,如果乡里有这样一批赤脚医生,每年能定期到医学校短期培训,有一定的医药知识,家里又有惠民药局提供的一些常用药物,那么应对些小病是可以的。

在交通不便,医药短缺的时代,这种赤脚医生也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此亦仁政善政也!”

韦善俊打算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跟随武怀玉身边,帮忙谋划此仁善之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