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把岛国端上大宋的餐桌(2 / 3)

“对马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旦控制了这里,不仅控制了日本命脉,还控制住了宋高日三国贸易和日本北上入侵朝鲜的必经之路。”

“虽然石见地区日益发达的贸易未尝没有给日本带来好处,比如大量手工品流入,还有粮食、铁器、茶叶、丝绸、瓷器等等,让日本高层生活更舒服,但他们想的可不止是这些。”

“他们一直以来的诉求就是想要侵略大陆,最直观的野心就是朝鲜半岛,甚至连中原大陆都是他们觊觎的对象。”

“而我们控制了对马岛,就直接断开了他们与朝鲜半岛的通道命门,命门被人控制在手里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所以他们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对马岛夺回来。”

“但敌强我弱,又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日本最近有很多金银矿产被发现,这些金银矿产出的矿产绝大多数都流入到了大宋来,这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不能容忍。”

“所以若我是日本高层,必然要进攻那些控制了矿区的地方豪族,将矿产收回国有。”

“然后利用这些矿产产出的钱财,来大宋购买各种技术、知识,顺便还能偷学我们的制度,进行深层次的革新。”

“反正日本不缺硫磺,一旦拥有火药技术之后,他们的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朝鲜半岛就会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从而步步蚕食,试图从岛上走到大陆来。”

这个理论也确实是日本几千年来一直想做的事情,包括后世和唐朝时期那场战斗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后世来的穿越者,赵骏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日本这个国家。

因此他这些年暗地里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多次调查,他发现日本对唐朝表面恭维,实则包藏祸心。

他发现日本时时刻刻都对朝鲜半岛充满觊觎之心,甚至对中华大地也垂涎三尺。

地形狭长的岛屿给了他们极度的不安全感,走出这片岛屿,成为了他们毕生希望的诉求。

“嗯,汉龙的意思是,我大宋的存在,挡住了他们北上的道路?”

晏殊明白他的意思了。

“是的。”

赵骏点点头,说道:“简单来说,我们与日本之间,属于国运之争。他们想走出来,我们会挡在他们面前。所以我们与他们未来,只有不死不休一条路可以走。”

“唔”

众人露出凝重的表情,微微点头。

“刚才说完了对马岛,再继续说一声第二个,就是实际利益。”

赵骏继续说道:“除对马岛以外,我大宋还控制了日本不少矿产,这些矿产是我标注出来的,也是我们派人去发现的,虽然在他们的土地上,但我们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前期投入,雇佣当地人挖矿,跟他们本地的豪族进行利益交换,用我大宋的特产换取他们手里的矿产,没有直接抢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但对于日本当权者来说,他们肯定不会希望自己本国的资源被我们拿走,所以必然会想方设法把资源夺回去。”

“这是我们与他们之间第二的利益冲突关系,因此综合种种,只要日本当权者不是傻子,就一定会选择刚才我说的办法,即表面恭维,背地里谋取矿产,壮大自身,然后觊觎朝鲜的国策。”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估计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在派人来我大宋,预计最多两个月内,兴许我们就能见到那只出现在唐朝,在我大宋却从未见过的遣唐使了。”

他说完之后,摸向旁边的茶杯,抿了一口。

其实赵骏还有一点没说。

当初他之所以采取迂回套路,从日本那搞到石见银矿和佐渡金矿的开采权,而不是直接抢,是因为他发现不太好抢。

那个时候大宋的国力虽然强大,可武力低下,被辽国和西夏欺负,实在没办法远征日本。

甚至即便是这个时候强行进攻日本,可能也是相当得不偿失。

所以正确的做法就不应该是抢,而是提出合作。

不过却不是与日本高层合作,而是与日本当地的豪族合作。

下克上一直是小日子的传统艺能。

小小的岛国能分出几十个国家出来,地方豪族势力层出不穷,各种叛乱自然也是不止。

比如现在已经是藤原家执政后期,之后有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等等叛乱事件,就足以证明当时日本内部矛盾不断。

因而利用这种矛盾,保证大宋自己的利益,然后分化日本,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一朝吞并,才是上上之策。

“哦?”

得知日本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派人过来,范仲淹说道:“那汉龙你打算怎么做?”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呗。”

赵骏笑了笑道:“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是一点都不给,就给他们儒家书籍,狠狠地教育教育他们。”

“为什么不给他们火药呢?就跟辽国一样,耗费他们的国力?”

有人问道。

“不限制辽国发展火器,是因为辽国原材料获取必须通过我们,我们间接赚得盆满钵满,还拖垮他们的国力,储备也完全被我们拿捏,根本不足为虑。”

赵骏摇摇头道:“可日本是火药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