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中华文明,将愈发璀璨(2 / 3)

赵骏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但这一次,我就要给辽国种下衰败和灭亡的种子,失去燕云之地,耶律宗真恐怕就要如芒刺背,更加疯狂地举国之力发展火器军工,从而让他的国力愈发衰败吧。”

“看样子朕灭亡辽国,收取东北,达到连盛唐都达不到的庞大疆域,指日可待矣。”

赵祯脸上抑制不住笑容。

盛唐虽然强大,拥有将近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面积都来自于羁縻州,如安西、安北、安南、安东等都护府。

羁縻州确实可以纳入地图疆域里,因为羁縻州属于实际控制区域,羁縻只是控制手段,与当地首领或统治者合作,共同管理,只是相对于中原地方控制力稍弱,并不代表羁縻州就不属于唐朝。

可大宋要做的并不是羁縻州,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这些地盘纳入到他们的版图里。将来会利用火车、轮船充当交通工具,从而真正实现地方控制,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天高皇帝远,一旦中原王朝有风吹草动,远方边陲羁縻州立即就能造反独立。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大宋能够把西域、东北、漠北等地方正式收回来,也就是把西夏辽国以及黑汗王朝、西州回鹘等地方消灭,不再设置羁縻州,而是真正纳入版图,那么大宋就确实要比唐朝鼎盛时期还要更强了。

毕竟一个是羁縻统治,一个是实际控制,不可同日而语。

“是指日可待,但老哥也别高兴得太早。”

赵骏泼了一盆冷水道:“地盘越大,治理就越困难。我们后世那样发达的程度,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毛熊老大哥,一夜之间就能分崩离析。除非我们丧心病狂到把所有人都屠光,然后让汉人去占据这片广袤土地,否则民族冲突问题不可避免。”

“是,朕自然知道。”

赵祯从刚刚的兴奋当中稍微冷静了一些,点点头赞同赵骏的意见道:“朕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朕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急于一时。”

“嗯,我就一直担心老哥你看到我大宋强盛了,就一拍脑袋说要去大下一片大大的疆域。”

赵骏很欣慰于赵祯有自知之明,但又怕打击他,于是接着道:“不过老哥你也别太担心,封建社会的统治根基其实还是生产力,只要生产力上来,人们能吃得起饭,穿得起衣,动荡就会小很多,反抗力也会小很多,剩下的自然就是统治和教化的手段。”

清朝就是这样,满清才多少人入关,可只要他们打赢了,之后建立起清朝,又赶上明末小冰河结束,红薯土豆等产物传入,生产力爆发性增长,那么百姓造反的动力就小了。

虽然满清统治时期造反次数非常多,但动摇他们统治的却很少,而且多集中在清朝后期,前中期的造反并不多,就可以知道大宋如果占领了那广袤的土地,只要能提供足够的生产力,养育得起那么多人口,那么统治根基还是会非常牢固。

之后就只需要完成教育和思想改造,把周围民族合理地打造成中华民族之一,是五十六个不可分割的一家人,那么说不好那些民族内部,都会有大贤主动来为汉人辩经,老老实实地让他们成为高贵的大宋子民。

就像高句丽、日本、新罗的百姓,做梦都想成为大唐子民一样。

几个人边走边聊着,没过多久就到了西华门,西华门外有一支小型队伍在等着了,他们约有二百余人,排列出整齐的队伍,全副武装,如一群钢铁一般的战士矗立在原地。

狄青骑在马背上,更远的地方如清泰街、西华门街、启圣院街外,很多百姓围在附近,对这支站在西华门外的军队评头论足。

“这就是我们大宋的军队,好生威武雄壮。话说,他们站在这里做什么?”

“你还不知道,没看报纸?”

“没呢,今天上午做工去了,哪有时间看。”

“辽国进攻高丽,官家要为高丽出头呢,打算派人去救援。”

“又要打仗了吗?”

“怕什么,现在咱们大宋你看谁还敢招惹,连辽国都只能欺负高丽了。”

“也是,有了如此强盛的军队,我大宋已是无敌手了。”

百姓们纷纷说着。

这就是一支强盛军队能给人们带来的自信力。

本身古时候汉人就是这世上最自信的民族,有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呐喊。

远不像后世某些人只信奉外国的月亮最圆,即便不能投胎到国外去,也要冒着生命和被老墨撅的风险润到异国他乡去吃甜甜圈。

虽然到了大宋这种自信力被稍稍击溃了一些,可也就是官方层面,民间这种自豪感依旧还在,远远没有衰败。

因此大宋民间向来都武德充沛,不惧怕敌人,更不畏惧战争。

现在别说大宋已经击败西夏和辽国,重新登顶亚洲一哥的宝座。即便没有击败,恐怕民间百姓也是期盼着大宋再次崛起,狠狠地扇一次李元昊和耶律宗真的耳光。

此刻众人已经走到了西华门口,赵祯不便出宫,就停在了原地,外面嘈杂声音涌来,虽然听不清楚百姓在说什么,却总能猜到那么几分。

“黎民百姓在看着,想来他们也在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