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全国性扫黑除恶(3 / 4)

了。”

“哦,那就坐下一起聊吧。”

赵祯没想那么多,让他们一起坐下继续商量政务。

两个人就坐下。

“那就继续聊,接下来是谈明年科举改革的问题.”

吕夷简说道。

今年摊丁入亩还只是改革的一部分。

为了明年正式进入工业化,朝廷就必须做好应对工业化的准备。

比如明年的大基建项目;筹备交通轨道规划;开放全国报业;允许私商进入新兴领域;科举改革加入理科,培养更多的理工科人才等等。

基本上每年年底了就要开始为明年的方向做打算,这也是赵骏提倡的目光要放长远,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会议又进行了半个多时辰,便在这个时候,王守忠再次敲了敲门,打断了会议。

赵祯就让他进来,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王守忠看了眼赵骏和贾昌朝,便急急地走到赵祯身边,对他耳语了几句。

“什么?”

赵祯大惊,然后看向赵骏道:“汉龙,你们在路上被人袭击了?”

“被人袭击?”

这话一出来,顿时让崇政殿的诸多宰相大惊失色。

范仲淹连忙道:“怎么回事?”

晏殊亦是说道:“谁胆子如此大,居然敢袭击当朝宰相?”

“莫非是又有什么利益集团在背后作祟?”

“陛下,当彻查此事!”

“臣请即刻发兵,务必要将背后主谋一扫而空!”

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在看到赵骏和贾昌朝无事,最主要的是赵骏没事,便也还没那么激动。

但一个个也是义愤填膺,立即表示要对这件事严查。

赵祯的脸色能够肉眼可见地从震惊到震怒,随后说道:“曹修呢,让他过来。”

赵骏就苦笑道:“算了官家,我不太想把这件事闹得太大,耽误明年进程,所以就没有跟大家说。”

“到底怎么回事?”

赵祯怒不可遏地看向贾昌朝。

贾昌朝就立即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下,随后道:“知院还是心善,看只是一群地痞流氓,就没想大动干戈,不过臣却是看不过去。”

“砰!”

赵祯拍案道:“让曹修、杜衍、郑戬、富弼滚过来!”

“算了。”

赵骏对王守忠道:“你先下去吧,这事我来和官家说。”

王守忠看了眼赵祯,见赵祯没有说话,就微微弯腰,倒退着离开崇政殿。

等他出去之后,赵祯才看向赵骏道:“大孙,连你的马车都敢拦枪,甚至还动用了火枪,难道这事还不算大吗?”

“大,但没有大到天上去。”

赵骏摇摇头道:“其实坐到了这个位置我才明白,真正的国家大事还是以发展为主。比如让上亿人吃饱饭,让上亿人穿得暖,让全天下的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

“全国出现大量黑恶势力,地痞流氓,影响了社会治安和稳定,肯定是全国性的问题,但相比于全国百姓的民生比起来,还是差了一筹。”

“这些问题可以放在政制院,让政制院下达全国严打,扫黑除恶的命令,却无需要让老哥这位皇帝大动干戈。”

“就好像我以前学历史时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古时候朝廷对于一些民间冤屈不闻不问,等事情越来越大,最后闹到朝廷皇帝耳朵里,最终才被解决一样。”

“现在我明白了,不是不闻不问,而是上面的重心放在了整个国家发展的大战略身上,不可能任何事情事无巨细地关注,只有继续发酵,民意汹涌的时候,才察觉到问题。”

“这就是立场了,在百姓视角里,他们希望获得公平的待遇。可在皇帝视角里,他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受冤屈的百姓,他要照顾的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所以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得谋与这个位置相关的事情。全国治安问题,可以由政制院提出,警察部去执行,官家作为皇帝,要考虑的是国家的未来,实在是没有必要因此而担忧我的安危。”

听上去好像赵骏似乎隐忍了,居然没有找赵祯诉苦,然后拿到权柄之后立即发飙,带兵去把封丘的劫匪给剿灭。

但实际上是因为他成熟了,明白坐在这个位置,哪个事情的重要性是有先后顺序的。

简单来说,就是坐的位置不同了,考虑的问题自然也不同了。

如果赵骏是一个县令,那么他要考虑的除了一县的民生问题,发展问题,教育问题以外,还要考虑的是治安问题。

那么他这个县令就必须要做好治安,对全县的黑恶势力进行清除工作,不能让本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同理也放在一个知州、路司身上。

那放在大宋皇帝以及政制院宰相身上行不行得通呢?

行得通。

因为他们也要考虑全国治安问题。

但不管任何问题都有优先级。

他们的最高优先级,就是为大宋谋发展,谋进步,让整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让国家走得更好更远。

治安问题就属于次一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