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起自己的腰杆,把脊梁骨接上(2 / 3)

亲。李世民被突厥打到长安,签订城下之盟。有的时候,短时间的妥协,也是必然的趋势。”

晏殊也说道。

“是啊,二十万贯并不多,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除非有更好的办法阻拦辽国鱼死网破,不然的话,这的确是唯一的选择。”

“辽国现在属于是不要命了,但我大宋惜命啊。”

宋绶蔡齐盛度等人也纷纷发表意见。

其实就是这么个道理,他们觉得辽国眼下就光棍一条,准备和大宋玩玉石俱焚了,可他们不愿意。

除非有解决方法,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也别无选择。

赵骏都给他们气笑了,说道:“你们这帮家伙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刘邦李世民人家是知耻而后勇,你们是完全不知道廉耻为何物,打赢了继续送钱,那不扯淡吗?合着我这几年跟你们说这么多,全都白费功夫了。”

“话别说的那么难听嘛。”

吕夷简不乐意了,问道:“那你倒是说说,该怎么解决辽国这次扬言跟我们鱼死网破?”

“首先,他也只是扬言。”

“其次,就算是真的,大宋难道就怕他吗?”

赵骏沉声道:“六国之败,弊在贿秦,送钱这样的绥靖政策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我大宋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汉人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欺负在我们头上,我们就不能答应!”

“所以到最后,你还是没解决办法?”

吕夷简双手一摊。

“问问官家的意思吧。”

赵骏一皱眉。

他以为这几年帮他们改变了许多,但没想到这帮家伙依旧是投降派和软骨头。

还是那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以前赵骏是一直能给他们解决的办法,所以才能支持。

一旦出现那种连赵骏都没法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又是灭国之灾的威胁,很快就又原形毕露,暴露出他们软弱的真实面目了。

就连赵骏以为浓眉大眼的老范这家伙,都能答应,着实让赵骏感觉到难堪以及不爽。

不过赵骏其实也早就看开。

老范虽然表面上跟他一条心,但实际上终究是不能免俗封建官僚的本质。

所以归根到底,只有接受新时代思想教育的自己,才能明白什么叫国格不能侮辱,国家的尊严高于一切。

众人罕见地出现了其余人站队,赵骏一个人反对的情况。

争执不下,自然只能找赵祯。

赵祯正在抱孩子,赵昉今年两岁了,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步履蹒跚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外面风大也不敢让他出去,一般孩子一岁半就能走了,赵祯是把赵昉含在嘴里怕化了,每天都要抱着,搞得孩子一岁半才学走路,现在才能走稳,也不怕耽误了孩子成长。

得知赵骏他们求见,赵祯感觉可能出大事了,就连忙让王守忠把孩子抱到后屋去,自己在崇政殿接见众人。

“官家!”

众人进来,一一见礼。

赵祯好奇道:“今日又是什么事,难得大家齐聚。”

“范希文那边来消息了。”

吕夷简把手中的公文递过去道:“辽国内忧外患,辽主希望与我们和谈。”

“和谈是好事啊。”

赵祯笑着接过公文,边看边说道:“现在打了败仗才想起和谈了,早干什么去了。”

几秒钟后,赵祯就笑不出来了。

他把手中的公文不动声色地放下来,目光看向众人,特别是赵骏的脸色。

见到赵骏的脸色不好看,他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大孙以为如何?”

“官家觉得应该如何?”

赵骏反问。

赵祯看向吕夷简他们道:“你们呢?”

“臣以为可以答应。”

吕夷简沉声道:“辽国此番必是要鱼死网破了,大宋没必要和他们死拼。”

“是啊,辽国大军全部南下,绕开城池,与我们殊死一搏,遭殃的最后依旧是百姓,这对于我们来说,难以承受啊。”

王曾亦是说道。

“官家,臣也以为可以答应,拿二十万贯换取长期和平,这样对我们也十分有利。”

“何况名义上并不是岁币,而是给萧太后的寿诞贺礼,既保住了我们的颜面,也能防止两国再发生争斗。”

“不错,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事。”

其余人亦是都进行了答复。

但让人意外的是,赵祯却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毫不犹豫地说道:“大孙的意见,就是朕的意见。”

刹那间,赵骏的脸色就缓和了许多,笑道:“官家英明。”

“汉龙,这不至于此啊。”

吕夷简跳脚道:“我们有必要与辽国拼个你死我活吗?”

“我刚才真不想搭理你们,但现在也就是看在官家面上,不然我就要狠狠地骂你们几句了。”

赵骏鄙夷地看向吕夷简道:“骗别人可以,别把自己也给骗了。先说那什么寿诞贺礼的名义,不过就是块遮羞布而已,自欺欺人罢了。你们的骨头已经被打断,枉我还想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