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让大宋屹立于世界之巅(2 / 4)

的内忧外患,而不是像他以前嘴里说的那样内忧外患。

亲眼见到和坐在汴梁政制院里搞改革是两码事。

坐在汴梁政制院,一拍脑袋就能决定,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就只能是王莽和王安石的下场。

现在亲自下了基层,就能够明白这里面的阻力有多严重,困难有多大。

如果在外患都还未清除的情况下,就急吼吼地开始搞改革,那么结果无疑就是会造成内部动荡不安,被外敌找到可趁之机。

唉,又回到最开始的情况了,还是得老范那边给力,把西夏和辽国打垮,才能够正式开始改革。

赵骏放下手中的毛笔,沉吟着思索:不过这一趟也不是毫无收获,以前谈改革都是纸上谈兵,或者借用前人的经验,但现在实地考察后,总结出了自己的办法,改革起来,想来也得心应手许多。

他看着桌案前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对地方农业情况的感悟和设想。而这样的纸张他已经写了很多很多,有不少建设性的提议都送去汴梁,大部分都被他自己留下来了。

留下来的这部分至少是现在不能给赵祯他们看的,怕他们作为一群要挽救大宋的激进分子都觉得太偏激。因此只能先放在这里,等以后机会来了再开始搞行动。

还是要看老范啊。

赵骏站起身,想着去屋外走走,他现在已经把寄托全放在范仲淹身上了。

老范那边搞定了西夏和辽国,那大宋外患就除掉了。他和范仲淹就可以联手起来,放心大胆地搞内部整顿。

就在这个时候,汉州通判急急忙忙走了进来,向他禀报道:“知院,陕西路快马加鞭,送来了公文。是范相公的,说是务必要亲自交到知院手上。”

“哦?”

赵骏忙道:“拿过来。”

通判将手中的公文递过去,赵骏打开扫视了两眼。

就看到里面的内容是老范将这段时间与李元昊的交战的过程写成的战报。

虽然李元昊准备时间挺长的,但这次战斗的时间反而很短,从他悍然入侵宋境到狼狈被打回去,只过了六天。

其中栲栳城那边只打了四天,两天是李元昊围攻栲栳城,到第三天张亢带兵来援,一路撵得李元昊像是赶兔子一样狂追了一天一夜。

可以说这次李元昊来袭,被宋军迎头痛击,揍了个狗吃屎,损失非常大。

要知道历史上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以及定川寨之战,加在一起,宋军也不过只损失了四万左右人马,就已经让宋朝承担不起。

而西夏本来就国小民寡,一下子损失了近两万人,可以说是比历史上整个宋夏战争当中,西夏军的伤亡还要大了。

所以见到这份战报,赵骏非常高兴,激动地说道:“太好了。”

汉州通判好奇道:“知院,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李元昊大举入侵西北,希文公设计迎敌,大败西夏,此战西夏国力怕是要大大衰败了。”

赵骏还以为这场战斗要像历史上那样旷日持久,没想到老范直接给他整了个大活,把西夏给打残了,真是给了他一个大大惊喜啊。

这样一来,西夏那边就只剩下两条路,第一条就是死撑着,继续和大宋硬刚。第二条就是求和,刚刚登基的李元昊自削皇位,向大宋称臣纳贡,这样西北边境就彻底安稳了。

“太好了。”

汉州通判也激动道:“如此就再也不用担心西贼寇边了。”

“嗯。”

赵骏略微思索,随后说道:“将此事送到成都府,大肆宣传,安稳各地民心,我也要继续巡视地方,然后北上前往陕西,慰问大军了。”

“是。”

通判应声离开。

赵骏看向北方,露出笑容。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老范还是真是给力啊!

&t;divtentadv>东京汴梁,三月后苑的花都开了,有石斛、萱草、蔷薇、牡丹等争奇斗艳。

繁茂的枝叶生长,葳蕤垂下,叶片间长出一朵朵树花。

赵祯双手背负在身后,在园中笃步。

他其实有时候也感觉自己挺悲哀的,每天就只能呆在皇宫里,就像是被囚禁在囚笼当中。

他想出去看看,想像大孙那样,去大宋各地,看看底层百姓们的生活。

但百官们不会让他去,后宫妃子们不会让他去,军队更不会让他去,就连百姓都不希望他来,因为那会劳民伤财,害人害己。

可叹当了皇帝,仿佛变成了囚犯,整日在这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大宋待字闺中的小姐还不如。

有时候赵祯反而羡慕赵骏。

位高权重,比他这个皇帝还威风,又不用担心被猜忌,还能四处行走天下,看看世间不同的风景,见见世间不同的人。

“唉”

赵祯叹了口气,像往常一样宛如行尸走肉般进了崇政殿。

他最近这一年已经很勤政了,游戏也玩得少,也不怎么沉迷,反倒颇有了点自制力。

倒不是他变了性子,而是这点自制力的来源可能跟赵骏强迫他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