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强权至上(2 / 3)

来往商人、市民、走卒、贩夫行于期间,钱塘江上,数不胜数的画舫、楼船或停靠在岸边,或轻摇于江中,彰显着这座在大宋仅次于汴梁开封的繁荣盛景。

赵骏的船只停靠在了码头上,等他下船的时候,两浙路一应官员,加上杭州本地大小官员,呼啦啦几十人都已经在岸上等着。

他下船后就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路去了泰和楼。

所谓“皇都春色满钱塘,苏小当垆酒倍香。席分珠履三千客,后列金钗十二行。”描述的便是泰和楼内部景象。

这是一座在北宋不亚于樊楼的大酒楼,一直兴盛到南宋,直到南宋末年才毁于蒙古入侵的战火。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板着脸在两浙路转运使张夏、按察使王雍、提点刑狱李柬之、发运使许元等人的簇拥下进入楼内。

楼中灯火通明,没有一个客人,正中央的表演台上诸多歌姬几乎在赵骏进来的瞬间,同时跳起了舞蹈。

音乐声响动整个泰和楼。

赵骏四下扫视,便在张夏的带领下到了楼上。

显然今天泰和楼被官府包场了,能容纳数百人的酒楼空荡荡的,即便诸多官员进来,还是略显萧瑟。

不过也总算是有了几分人气。

酒楼老板谄笑着过来迎接,等赵骏坐到了上座之后,马上开始上菜。

很快众人坐齐,美酒美食不断端上来。

坐在赵骏右侧的张夏亲自为赵骏斟酒,随后举起酒杯,对赵骏笑道:“知院来杭州,下官倍感荣幸,敬知院一杯。”

“这酒,先慢喝!”

赵骏扫视坐在他那一桌的官员,随后目光严厉道:“谁是孙沔?”

孙沔其实不在他那桌。

因为知州是从五品,而两浙路有哪些高官?

四司主官、副官、佐官,都在正四品到正五品之间,只有他们有资格陪在赵骏左右。

其余州府以及正五品以下的官员,基本只能在旁边的桌子上坐着。

不过也没有太远,右侧那桌就是。

此刻孙沔听到赵骏的话,顿时心中一惊。

因为他已经猜到赵骏来杭州,大概率是来找他的麻烦。

他也托过人情。

可问题是赵骏没有亲戚朋友啊。

跟他关系近的估计也就政制院那几名宰相和皇帝了。

托人情能托到政制院和皇帝身上,孙沔现在还做什么知州?

早就做宰相去了。

至于直接找赵骏本人。

孙沔还没那个胆子。

毕竟托人情让别人来说,碍于情面,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事。

但直接找本人,那就是妥妥的送证据。

一旦赵骏油盐不进,一个贿赂上差的罪名,显然也跑不掉。

所以孙沔得知赵骏竟然来杭州,一直胆战心惊。

原本以为对方即便来了杭州,估摸着也要找到证据以后再找他麻烦。

没想到接风宴上竟然直呼他的名字。

这让孙沔有不好的预感。

可赵骏喊他,他又不可能不听,只好从旁桌站起身,向赵骏这边拱手道:“下官杭州知州孙沔,见过知院。”

“你就是孙沔?”

赵骏面色严肃,上下打量着此人,冷哼道:“杭州商人许明,你可知道?”

“回知院,此人意图谋逆,是下官判的案子。”

孙沔只觉得后背发凉。

心道当初果然是没有斩草除根,居然忘记立即把许明除掉,导致李柬之插手,又让赵骏插手。

他本来是想弄死许明,奈何人被李柬之提走,他可没有能力去刑狱司衙门杀人,所以导致这个关键的人证落在赵骏手里了,这下麻烦大了。

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自觉得罪证都被他销毁,即便赵骏想要翻案也很难了,所以他表面上保持着从容道:“此贼意图称王做帝,证据确凿,请知院明察,万不可听其诡辩。”

“此事我自然会明察,但今天找你,并不止许明的事情。”

赵骏冷声道:“孙沔,你当初任寿州知州,在你担任寿州知州的时候,发生了贪腐大案。寿州有霍丘、安丰两县,贪污朝廷赈灾粮款,达二十余万斛,价值数十万贯。你作为当时的知州,居然对此毫无察觉,说明你根本没有去地方巡视赈灾情况,这是你失职之处,因而本院以渎职之罪,暂停你差遣,先押入杭州太守府,本知院会亲自入驻府衙,好好查查你的罪过,你还有何话说?”

这话一出来,满屋官员都震惊。

孙沔更是睁大了眼睛,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他以为赵骏会过来以许明的事情为切入口,调查他在杭州干的为非作歹之事,然后顺藤摸瓜,从他这里找出贪腐案真相。

万万没想到人家根本不跟你玩这一套,直接以失职罪先停了你的职务再说。

虽说渎职罪确实存在,而且确实实行过。

比如宋真宗时期,开封府有妇女被一人酒后殴打至重伤,妇女带伤到官府去申冤,只是官府听了妇女冤情后并没有受理。最后这案子传到朝廷,与这案子有关的司法官员全部被罢黜。

由此可见,当时若是真有渎职和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