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苛捐杂税路遇田昌(2 / 3)

梯子。

很快p;但他们还没来得及耀武扬威,就一个个惊慌失措不已。

因为他们骇然地发现甲板上到处都是人,一个个腰间悬着刀,盯着他们面露不善。

江大郎掏出腰牌道:“我们是外调的屯驻禁军,路过此地。”

原来是群贼配军啊。

税丁们顿时放心下来,不过头目也没保持刚开始的跋扈,而是说道:“既然是外调的兄弟,那我们也不为难,按照往常惯例就是了。”

外调的屯驻禁军也经常经商,来往之间,船舱里藏些货物也是正常的事情,大家都不愿发生冲突,基本意思意思就行。

只是旁边的赵骏佯装不知道:“劳烦这位官人,我们也是第一次外调,却是不知道这往常惯例是多少。”

税丁头目纳闷道:“你们没长官带的吗?”

“长官在船舱歇息,不敢惊扰。”

“好吧。”

头目说道:“若是带了货物,就按货物价百取其一算就行,若是没带的话以你们这样的漕船大小,需得两贯钱。”

当时货物税收起征点是三百文,也就是货物价值超过三百文,要交六文钱税。

别看那些大商人每次出行都带价值几万贯的货。

但中小商人带几百几千贯货就很了不起了,如果按一千贯的商品算,正常交税就是二十贯钱,船上没货是不用给钱的,但有个税叫力胜钱,按船只大小交。

赵骏他们这艘船算是中大型的漕船,虽然不比顶尖漕船,但也得交钱。这还是他们是外调的禁军,要是商人,就算空船也得交个十贯以上。

江大郎看向赵骏。

赵骏微微点头。

“有劳官人了。”

江大郎从怀里掏出两贯钱递了过去。

<divcss=tentadv>税丁接过来,向他拱拱手告辞,等下了船,离得远些,那头目还说道:“真是晦气,那么大船还以为来了大主顾,没想到是一船子禁军。”

等税丁船走远了,江大郎则看向赵骏道:“知院,这力胜钱本来就是不该交的苛捐杂税,我们为什么要交呢?”

一侧黄三郎也不忿道:“是啊知院,若是亮出知院牌印来,不吓死他们,何必让着他们?”

赵骏摆摆手说道:“现在亮身份,消息眨眼间传遍应天府,那些上下其手的官吏得到了消息,还怎么查他们的罪证?都老实些,先探探情况,不要太张扬。”

“是。”

众人只好应道。

交了这苛捐杂税,赵骏回到了船舱,船只就继续航行。

很快就靠近到了宁陵县城河道。

本来他们要是没这耽误,早就已经顺利过去了。

可正是被税丁们耽误了时间,导致恰好从宁陵的码头驶出来一只船队,离得五六十丈,将前面的河道堵住。

这明显是一支商船队伍,规模还不小,竟然有十多艘大漕船,绝对的顶尖豪商。

江大郎看对方这架势,要是没到对方前面,得耽误不少时间。

所以江大郎他们就立即给对方还未斜插进运河的船只发信号,示意对方先慢一点,等他们的船只过去再说。

可还是慢了一步,对方的船因为惯性问题,已经从宁陵的运河码头驶出来,停不住了。

此时如果直接冲过去的话,就有碰撞的危险,因此江大郎他们不得不减缓了船速,再次被迫停在河中。

船只停下,商船们徐徐出来,像是直行等红绿灯的车,看着前面左拐的车驶入主道一样。

赵骏的漕船就只能停在原地,必须等对方过去之后才能跟在尾后继续前进。

江大郎站到甲板上,抬起头看了眼天色,骂骂咧咧道:“他们这么多船,光从码头出来估计都得小半时辰。这群直娘贼真是,稍微等一会儿会死啊?”

黄三郎说道:“算了,先等着吧,勿惊扰了知院。”

他们就只好继续等着。

外面的商船还在出,显然也是卡着时间准备去应天府。

过了十多分钟,赵骏在船舱里待得无聊,透过窗户发现船只又停了,便走出船舱问左右侍从道:“又出什么事了?”

侍从回答道:“好像是前面有商船从宁陵码头出来,恰好隔绝了我们的河道,只能先停着等他们过去。”

“哦。”

赵骏就钻出房间,走到甲板上去眺望。

就看到远处的确有大量商船在前行,由于运河江道狭窄,他们甚至把对面过来的船只也堵住,必须等他们全部拐弯成功,靠近右边河道才能继续通行。

显然以那商船规模,一时半会儿肯定是不能马上走完,一来大漕船速度慢,拐弯也慢。二来河道狭窄,必须小心翼翼,急不得。

所以赵骏也就只能站在甲板上看风景,远远眺望到远处宁陵城池,城门内外,摊贩众多,还是颇为兴旺。

而就在这个时候,其中一艘商船上,一个人也正四处眺望,忽然他好像看到了什么,脸色一凝,随后马上惊叫道:“快,停船,停下!”

“家君,现在停船吗?”

仆人问。

“立即停船,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