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一顿饭引发的高智商对决(2 / 3)

二十种都不到。

如果放在国内,别说五星级菜馆,就算四星级,可以吃到的食物也不会低于五十种。

他将自己的想法和门捷列夫说了,门捷列夫笑道:

“这个很正常,虽然巴黎世界闻名,但这个国家的面积也就相当于你们的一个省。

再加上历史传承,饮食结构简单很正常。

至于你之前对西餐的偏见,这个很简单。

任何食物都讲究正宗,同样的菜,厨师不一样,做出的口味就有很大差别。

比如咱们刚才吃的法国大蜗牛,这种口味是这家店的招牌,也是他们的秘方。

换个地方根本吃不到这种味道。

而你们国内的西餐厅,实话实说,除了北上广深,其他城市大部分是你们国人自己开的。

就算北上广深,达不到一定规格,也只是形式上比较像西餐。”

张岳一拍额头。

这种现象在国内非常常见。

比如作为中州人,他没少去其他地方出差,比如赣省。

张岳早上习惯喝胡辣汤吃油条,但赣省是没有胡辣汤的。

不过那边有蒸出来的包子,倒也勉强符合张岳的口味。

然而当他买到一尝,和中州这边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哪怕是中州不同的餐馆,同样的菜吃起来也有很大差别。

其实这个问题张岳早该想到,只是他以前没吃过西餐,不知道正宗的西餐是什么味道。

再加上下意识认为,西方人的口味和东方有很大差别。

先入为主下,才会觉得西餐不好吃。

忽然他看向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先生,你请我来这里吃饭,应该不是想感谢我那么简单吧?”

门捷列夫微微一笑:“还是张老板厉害,看出了我的意思。

没错,我请你来,主要还是想和你谈谈巴黎奥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及其工作人员的就餐问题。”

张岳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

在巴黎举办奥运会,运动员,尤其是工作人员,来自西方比较多,所以应该以西餐为主。

而作为东方人,你怕我对饮食有偏见,所以才特地提醒我?”

谁知门捷列夫摇摇头:“你误会我意思了。

没错,以前在欧洲举办奥运会,提供的食物都是西餐,而且非常正宗。

但根据事后调研,这些西餐的受欢迎程度只有百分之三十。

也就是说,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吃到西餐后都表示不太满意。

作为这次奥运巴黎奥筹备工作的负责人,我希望运动员及其工作人员对就餐的满意度,能超过百分之七十。”

张岳和门捷列夫聊天,旁边石曼曼和杜志建一直在倾听。

杜志建听完对方的话,忍不住开口:“门捷列夫先生,你想让张岳将中餐和西餐结合起来?

一是提高餐品种类,二是让所有运动员都吃得好?”

门捷列夫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希望餐品可以加入中餐,但不仅仅是中餐。”

杜志建一愣:“什么意思?”

张岳笑道:“门捷列夫先生是说,我们不仅要加入中餐。

还要根据其他国家运动员及其工作人员的饮食习惯,加入不同的新餐品。

比如俄罗斯。

俄罗斯人吃饭喜欢大鱼大肉,喝伏特加,吃各种罐头。

所以对俄罗斯人来说,中餐和西餐尝尝鲜还行,但一直吃就会因为身体不适应而难受,甚至影响比赛发挥。

还有印度。

印度人喜欢吃咖喱饭,以及飞饼。

对印度运动员来说,如果没有咖喱饭,他们的运动员想拿到好成绩很难。”

杜志建脸上瞬间全是嫌弃:“咖喱饭?那玩意看起来就难受,傻子才会吃。”

门捷列夫朝张岳竖起大拇指:“还是张老板厉害,一点就透。”

说完他叹了口气:“其实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食物本身并不难。

巴黎奥运会主办方的拨款也很充足,就算赚不到钱也不会赔。

但这只保证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能吃饱,如果让他们吃得好,吃的顺心,吃的舒心,就比较麻烦了。

就像咱们所在的这家西餐厅,百分之九十的法国人都对其赞不绝口。

但如果去隔壁,那边的好频率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所以巴黎奥运会所提供的食物,除了要符合各地运动员的饮食习惯,还必须正宗。”

门捷列夫说完,再次对张岳道:“运动员的饮食直接影响他们的竞技状态,所以这一块的重要性,半点不低于奥运会开幕式时的灵感创意。

我知道做到很难,所以张老板你可以再考虑考虑。

如果你觉得做不到没必要强撑,我找其他人就是。”

张岳瞬间笑了:“说句心里话,我本人的确没多少信心,不过我还是想尝试一下。

但运动员的就餐问题马虎不得,不能因为我的一厢情愿,就让他们凑合着吃。

要不这样,你把这次所有参与食品招标的公司都叫到一块,大家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比一下。

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