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败胡堡外(1 / 3)

刘体乾被夺官,虽然朝野议论汹汹,但是在陈以勤、光懋、凌琯等人遭到申敕后,也就没有后续了。

没看到皇帝连陈以勤的情面都不给,继续上奏此事只会徒惹皇帝不喜。

所谓仕途要想升迁,首先你得让你的领导满意,领导对你印象不好,就算你能力出众也没用。

后世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其实就是把官场升降写的入木三分,非常的形象。

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想进步?

混吃等死的早就谋求南调南京,用京城的官职换取去南京的品级升迁。

权利小了,但品级上来了,外水少了,可退休后的福利也多了。

而对户部尚书职位的竞争,也和魏广德预料的不同,不管是他这边还是殷士谵,亦或者张居正,都没有想要推荐的人选。

因为内阁之前的争议,消息已经扩散到外朝,所以高拱为了避嫌,这次也不打算推荐。

毕竟就现在的财政,户部尚书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到处都缺钱,坐上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所有的矛盾都会汇聚到这点上,根本没法摆脱。

而李春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一副与世无争的架势。

李春芳已经很久没有参与到朝廷官职的瓜分了,这次也不例外。

皇帝还在等内阁举荐人,而内阁诸人却都不想举荐,结果就这样耗起来。

不过户部不可能一直没有尚书,接下来就只好是户部左侍郎张守直临时充任户部堂官,暂时接掌了户部大印。

毕竟户部掌握天下钱粮,每日需要处理的文书也是不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如果因为没有尚书人选,户部就停摆,那整个朝廷怕是都瘫痪了。

做什么不要银子?

紫禁城,乾清宫。

“户部尚书职位一直空悬,你们内阁讨论这么久,难道还没有个名单报上来吗?”

隆庆皇帝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几位阁臣,语气很不好的说道。

内阁几次讨论的结果,其实他也通过内侍听说了一些,可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居然对二品尚书高位,满朝文武会没有人跃跃欲试,而是都选择了后退。

特别是内阁几位阁臣,连个最起码推荐的人都没有。

原本,还想用户部尚书位置进行平衡的他也有些坐蜡,不知该如何是好。

首辅李春芳侧头看了眼身后的人,貌似都没人愿意出列说话,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只好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户部乃掌管天下钱粮资财,需要的是善理财之人。

而当今朝野有此能力者乏善可陈,臣等这些日子也为此煞费苦心,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

辜负陛下托付了,是臣等的过失。”

以前,这个位置是严嵩出来缓和,之后是徐阶,现在轮到他李春芳,他也只能学着用前辈们的办法,先自承失职,以退为进。

魏广德在后面听到李春芳这么说,只是低头翻个白眼,一套太极拳打下来,结果什么也没有,说了等于没说。

其实,内阁议论也不是没有人,而是被提出来,大家都反对。

提出人选的是高拱,他举荐的是刚回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因为他在隆庆元年时曾短暂担任过户部尚书。

好吧,在高拱口中,葛守礼是有户部尚书经验的,这样的人平调到户部,可以很快上手。

可是这样的解释,当然不能得到魏广德的认同。

须知,当初葛守礼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和下属的关系被推下台的。

还有是否有理财能力先不说,就他临退休前还强推停罢一条鞭法,光是这个就不能让魏广德支持。

和他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张居正,因为魏广德的表态,自然殷士谵和陈以勤也选择了支持他们。

一下子,内阁除了一贯是最后表态的首辅李春芳外,其他人除了高拱全部反对,自然也就没法继续讨论下去了。

另外一个让魏广德不得不说话的原因就是,都察院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远远超过户部。

户部对朝廷很重要,可都察院对他魏广德更重要。

没了葛守礼,高拱一定会再次把触手伸向那里,而他却想不到合适的继任者。

能够做上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必须是内阁各方都能接受的人,而这样的人太少,不容易找到。

真要是让高拱把都察院拿下,魏广德还真就得好好考虑下,要不要听陈以勤的话,找个理由致仕回乡好了。

反正他还年轻,这段时间回避一下高拱,他风头太盛了,以后再找机会回来。

隆庆皇帝听出了李春芳没有人选,他只好把目光看向陈以勤,毕竟是内阁次辅。

其实他对陈以勤情感很是矛盾,他想把高拱推上来,可是陈以勤却是挡住了高师傅的道。

就算他拿下李春芳,高拱也不可能直接越过陈以勤担任首辅之位。

所以,他不得不在二人中做出取舍,而牺牲品就是陈以勤。

“逸甫,你可有举荐人选,你也是阁臣中的老人了,应该知道许多官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