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此地名唤阿美利加!(1 / 3)

大头巾最擅长的就是掀起舆论风潮。

简单说就是把事情搞大,用悠悠之口一起来反对,一起来骂。

再有的话,就是文臣们开始怠政,也就是从上到下不好好做事干活。

但凡是要点脸面的,担心怠政会导致混乱的皇帝,都会在这一套连招之下选择屈服。

因为后劲严重,会影响到国家根基。

只是,李云泽不在此列。

一方面是因为他不要脸面,随便说什么骂什么他都不在乎。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很清楚,到了这个时代,大明的读书人多的是。

谁敢闹,他就敢处置谁。

想怠政可以,直接滚蛋换人。

什么德行能力,什么按资排辈的在他这儿都没用,直接提拔就用,用不好再换。

大明这里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可想出仕的读书人到处都是。

锦衣卫无情驱散了伏阙上书的太学生,还抓获了其中蹦跶的最为欢畅的数百人。

这些人之中不乏上舍的天之骄子,通过考试就能直接授官的那种。

所有人都一样,直接当街剥去了儒服,带着去锦衣卫严格审问,之后除去学籍彻底失去了读书多年混来的一切。

或许等到成为白身回到家中的时候,他们才会好生的想一想,自己为何会如此头脑发热。

至于说幕后主使什么的,也只是追到了国子监祭酒等几位太学教授。

他们的名号冠冕堂皇,维护先贤的圣言圣德。年轻的学子们从小学的就是圣人们的圣言圣德,自然是一呼百应。

说到底,还是拼音简体字与新教材闹出来的事儿。

因为李云泽用这些教授全天下的孩童,是动了读书人的根基。

国子监祭酒与诸位学士被下了诏狱,之后再多的话就没了。

虽然知道后面肯定还有人,可没办法找出来。

当李云泽展现出自己残酷一面的时候,文官们很快又偃旗息鼓。

除了民间还在议论纷纷之外,却是再无大规模的动静。

李云泽在等,等到大规模义务教育出来的人出头之后,就是彻底取代这些传统大头巾之时。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大明各处的皇家学院越开越多。

许多彻底失去了入仕机会的读书人,也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接受培训然后去往各处做教书先生。

虽然没有黄金屋和颜如玉,可最起码衣食无忧,也算是条出路。

各种困难与阻力自然不必多说,只不过李云泽是个狠人,前方执行推动此事的于谦,又是个能做事的,这件事情自然而然的会不断推动下去。

等到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孩童们逐渐成长起来,科举与旧文人,必当被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鞑靼被灭之后,瓦剌开始崛起,他们忙于整合草原上的力量,暂时也没时间和精力南下骚扰大明。

甚至也先还拍来使者表示臣服,想要个王爵做做,能够用更好的名义整顿草原。

李云泽的回应,是割掉了使者的耳朵再赶走。

给也先的回应也只有一个字。

‘滚!’

和亲送妹子,称臣送岁币,给这个封王给那个封王什么的,都是李云泽所深恶痛绝之事。

想要王位?

可以啊,有本事来打,你要是能灭了我,别说是王位了,皇位都给你。

与喜欢内残外忍的天可汗们不同,李云泽向来都是反着来。

奴儿干都司那儿,自从樊忠彻底扫平此地之后,大规模的开发就此开始。

来自各处部落,来自倭国,来自朝鲜的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开垦,主要种植大豆,兼着种植其他主粮。

这里的土地极为肥沃,再加上有李云泽供应的种子,第一年收获的时候就放了个大卫星出来。

超高的亩产量,甚至让负责此事的蹇义直接跳了起来,连声高呼辽地乃天赐之土。

李云泽对此倒是没有太过于兴奋。

因为他很清楚,他从现代世界弄来的种子,是会逐渐退化的。

所以每隔几年,他就得再度供应种子。

当然了,好处肯定是有的。

大量的油脂通过海船,运送到了皇明各处,极大的增强了百姓们的油脂摄取量。

尤其是那些免费读书的孩童们,皇家书院供应午餐,每天都能吃上一顿带油饭。

至于说各处皇家书院的教书先生们,乘机中饱私囊,又或者是变相索要束脩什么的,古往今来都一样屡禁不止。

李云泽能做的,就是不断明察暗访,然后直接处置。

他唯一不能忍受的,就是教书先生们课堂上不讲课,却是在放课之后私自开设补习捞钱教授。

对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