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落榜的宋应星(1 / 2)

毕懋康最近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作为一个被削籍的人,能够重新回到官场,他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重要的是皇帝让他任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虽然只是个从五品官,但胜在专业对口。

下辖的军器局正好是负责制造兵器的,这下再搞研究不用往兵仗局跑了。

朱由检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对着一根铁管敲敲打打。

“老毕~研究什么呢?”

毕懋康一看皇帝来了,丢下锤子行了个礼。

“禀陛下,臣正在制作枪管。”

“枪管还用得着你亲自制作?”

“臣打算制作一种新型枪管,工匠们眼下都还不会。”

“哦?给朕瞧瞧是什么枪管?”

“陛下上次给我的那些书籍,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就打算试着看能不能做一把从后面装弹的枪。”

......

朱由检很想告诉他,老毕啊,你的技能树点偏了呀!后膛枪可不是好造的啊!但又怕打击他的积极性。只好岔开话题接着问道:

“自生火铳研究的怎么样了?工匠们都会造了吗?”

“基本都会了,但是制造出来的自生火铳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很忙。”

“什么原因造成的?”

“工匠们擅长的不一样。有的擅长打铁,有的擅长木工。”

“为什么不用流水线生产?”

“啊?什么线?”

“流水线,就是把火铳氛围多个部分,把每部分分配给不同的人做,最后再组装到一起。比如说一个人擅长造铳管你就让他只造铳管,擅长做木托你就让他做木托。再统一一下标准,铳管多粗多长,严格要求,多一分一厘都不行。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就都合格了么?”

“陛下万岁,竟能想到如精妙的办法!臣犹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啊!”

“......”

你老毕才进京几个月就学坏了,都会拍马屁了。

话说流水线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了吧?你这家伙浓眉大眼的,好歹也是个进士,真没听说过?

“造一把自生火铳大概要费多少银两?”

“自生火铳比鸟铳造价要高一些,一把要一两五钱银子。”

“眼下军器局有多少工匠?”

“152名。”

“这么少?”朱由检惊讶道。

实际上明朝的中央军器制造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减少,到了这时候,基本上已经完全被地方武器制造局所取代。但是地方武器制造局制造武器必须要在朝廷的严密监视下进行。地方武器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代表了明朝武器的发展。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对毕懋康说道:

“你先统计一下每个匠户擅长做什么,然后把缺的人数统计呈报给朕,朕从兵仗局给你调人!”

“谢陛下!”

“两个月内,朕要见到4000把自生火铳,质量一定要好,出了纰漏,朕拿你是问。还有,匠户的饷银不能克扣,一定要足额发放。”

“是!陛下!”

说完朱由检就走了。

回去继续投入到了伟大的翻译事业当中去了。他得在宋应星到来之前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准备,争取一下俘获他的心,让他摒弃走不通的科举之路,潜心研究科学技术,为大明帝国的再度辉煌增砖添瓦!

宋应星不知道在此时的皇宫里,正有一个人在为他默默奋斗。

二月廿八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他和他的哥哥宋应升正站在榜下仰着脸找自己的名字。

从前往后找没找到,又从后往前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哥俩默默地站在那里,听着四周不断的欢呼和叹息,觉得心如死灰。

想当年,哥俩也曾经辉煌过,一个乡试第三,一个第六,轰动奉新,被称为‘奉新二宋’。可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响亮的称号花光了所有运气,接下来的会试,挂科了。

这不,又挂了。而且是第五回。

十二年了!从万历四十四年一直考到现在!考五次!挂五次!

他想到了自己的天祖宋宇昂,他的高祖宋迪嘉,他的曾祖宋景。

对不起,尚书祖宗们,给你们丢脸了。

宋应星和宋应升相视一眼,默默地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可是没考中?”

一个人拉着他的袖子问道。

宋应星苦涩的笑了笑,暗然地摇了摇头。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

宋应星一听,怒了!

你他妈的是人么?老子没考中你还笑?好个屁好!扭过头就要去揍说话的人。

可定睛一看对方穿的衣服,扬起的拳头慢慢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