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泄密之人 贺兰筠真的是青山?(3 / 4)

,下一届科举扩招,补足空缺,再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是罢官,还是恢复官籍。

中州十五万官员,文官六成,武官四成,西府和总府的文官加起来大概有五万多人,其中九成都参与其中,至少有四万多近五万的官员贪污受贿,若是真的一下子把这些官员都砍了,即便是科举扩招,一次扩招五万名进士,也没有办法立刻就接替这些官员的工作。

庭渊道:“根据他们贪污受贿的程度采取缓刑三年五年,让新的官员能够补上来,根据他们缓刑期间的表现,若是表现优异就取消死刑,若是表现太差就照常执行死刑,我想在这样的程度下,这些官员必然会奋勇向上。”

毕竟没有人真的想死。

而且他们的家人也不想死,也会从中敦促。

庭渊:“榨干他们身上的价值,为朝廷所用,用完了再砍也不迟。”

伯景郁觉得庭渊这个方法非常好,打算就这么执行。

庭渊也是考虑到很多官员都是被迫上了他们这艘贼船,从官员家中女眷下手,确实是不择手段,很多官员毫无察觉时就已经中招了,稀里糊涂就上了贼船,而且这条贼船很大,几乎可以说是一言堂,没有根基也无法反抗。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也不全是这些底层官员的错,朝廷这种调任制度存在缺陷,再就是社会阶级客观存在,官大一级就是能压死人。

举家上任,不同流合污,死的又何止是自己一个人,也不是人人都像闻人政一样没有家人,可以毫无顾忌。

何况他们又十分重视孝道和家族观念。

于是春熙城一众官员暂时性命无忧。

既然已经性命无忧,庭渊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这些人自然也是供认不讳。

根据曾矗的交代,闻人政确实是他们害的,之前那把不知道是谁加重的火,也是他们放的。

目的就是不让附近的居民及时救火,将人烧焦了,就看不出来到底是怎么死的,仵作验尸的时候也就好糊弄了。

他确实是想害闻人政,也确实是干了事,但他自己很清楚,证据不够充足,才会利用贺兰阙与闻人政之间的关系,让贺兰阙不得不把案子朝上头递。

本想着在总府若是闻人政不肯认罪,总府那边肯定会上刑具,找个机会将人弄死在监牢里,谁承想闻人政居然认罪了,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总府那边究竟谁和他们是一伙的,他也不清楚,消息通过刘家递上去了,闻人政到了总府之后的事情便不用他操心。

陈之和郑南江要杀闻人政一事,还真不是他们安排的,在庭渊说出闻人政已死时曾矗十分惊讶,对于贺兰筠的死曾矗也是毫不知情,这些都是总府那边发生的事情。

难得将闻人政的案子查清,也算是阶段性的顺利。

伯景郁在酒楼点了一桌好菜让人送过来,与庭渊在亭子里简单地庆祝一下。

今夜的月色很美,没有云层遮挡,星星虽然遥远,却闪烁着光芒。

这小花园里池塘边上还有萤火虫飞起。

这还是庭渊头一次见到真实存在的萤火虫。

“好漂亮。”庭渊指着荷花池里的萤火虫。

伯景郁看他满心喜欢,笑着说:“你要是喜欢,等到了北州南部的草原上,全都是萤火虫,地上的萤火虫,天上的星星,还有又大又圆的月亮,生起篝火,听着当地的牧羊曲,喝着他们弄的羊奶……”

“你去过北州?”

伯景郁点头。

庭渊:“我以为你出生起一直在京城或者京州。”

伯景郁摇头,“小时候经常去北州,你忘了,我母族出身北州哥舒一族,每年都会回去参加狩猎大会,父亲也会一起回去,那是我母亲生长的地方。”

从哥舒琎尧和那个奇怪的老头云河两人口中能够得知,伯景郁的父亲真的很爱他的母亲。

如今伯景郁的母亲已经去世十六年了。

一个身居高位的人在扶持新王登基,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后选择出家做和尚,想来这世间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

若非是胜国需要他撑着,或许在伯景郁母亲去世时,他就已经跟着去了。

庭渊有些羡慕一个人会被这样爱着,这好像是理想中才有的,很遥远,但同时也很抗拒这样的爱。

庭渊没有爱过,所以无法理解一个人究竟会有多爱另一个人。

爱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其中一个死去,对另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所以他这样的身体,绝不能陷入情爱之中。

以前总能看到一句话——她/他在她/他最爱她/他的那一年。

这短短的一句话,却是别人一生的痛苦,对活着的人来说格外的残忍。

庭渊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不想做故事中死去的那一个人。

同样他觉得伯景郁是可怜的,他的父亲将所有的爱给了他的母亲,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胜国,却没给他留下太多东西。

伯景郁也沉默了很久。

庭渊看着他的侧脸,感觉他心里很悲伤。

“我父亲……他有些恨我,但他又不能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