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2)

七零甜蜜蜜 阿nyaa 1527 字 2023-11-23

妈妈口中的那个周先生住在镇上,小镇的相对位置离田家村不远,徒步的话,三个小时也走到了。

周先生以前来田家村当过两年知青的带教,因为她是老师,能读书会写字,跟城里来的知青容易交流。据说也是田家村那时候唯一一个会说方言和普通话的人,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第一批知青来田家村后与村民们相处工作的效率,完成带教工作以后,周老师就回镇上去继续教书了。

就在她待在田家村的那两三个月,田米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开始田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对村里来的外地人和知青非常感兴趣,毕竟田家村是一个落后又保守的村落,有时候生产队的领导都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听到最新的指示和消息。唯一沟通村里和村外的就是那个十天半个月才来一次的邮递员,邮递员每次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想听邮递员说说外面的事情什么呀,基本是不可能的了,那时候的田米和其他小孩子都觉得田家村和田家村以外是两个世界,直到第一批知青下乡。

听说田家村生产大队被安排了五名新成员,大家马上对五个新成员充满了好奇,知青过来说的是普通话,田家村的人完全听不懂,没有办法跟他们沟通,村委主任,也就是大队长去过几次,他会说几句普通话,但也经常和知青们沟通的驴唇不对马嘴,后来因为几次知青的工作失误,造成了村民的财产损失,大队长便向上级提交了申请,请他们派个老师来负责沟通工作,田家村本地没有这样的人才,只好向上级借调,于是镇上唯一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周红霞周老师就被借调到田家村,时间三个月,主要的任务就是尽快让知青和田家村的村民们沟通,明白对方说话的意思。

最开始田米和孩子们一起看知青,等到周先生来的时候,田里的孩子们又看周先生,不过看了几天孩子们很快就丧失兴趣了,从早到晚都是周老师在跟大家讲课,讲语言,讲文化,讲田里面的各种事情,有时候周老师还和知青一起教村委的人写字。

村委有个会写字的人叫小刘,他是计分员,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字他都认识都会写,但是记录村民的名字和工分,他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村民里好多也大字不识,但要保证自己的工分没有记错,每家每户起码都有一个人认识1~9。文化水平也就这样了。平时家长们对孩子更是没有学习上的要求。大人下地干活,孩子能在家里不出人命就好。

别的小朋友都对周老师这些枯燥的讲课不感兴趣,很快就不来了,田米还依旧蹲在村委的墙根,听里面周老师的授课。周老师说的很多内容对她而言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那里有很多她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儿。

原来自己的心情可以用更多的语言来描述,原来自己做的事儿有不同的说法和叫法,原来所有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纸和笔来进行记录。原来人们写信是那么一回事,把自己的思想思念寄托在信纸上传达到很远很远,自己走也走不到的地方去。

一开始周先生把田米当成村里任何一个随处可见的好奇小孩,觉得她只是对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感兴趣,后来别的小孩都走了,只田米一个人小小的身影委屈的蹲在墙角,田老师就邀请她进来,坐在一边。周老师以为这个小孩很快就会因为枯燥听不懂而灰溜溜的离开,但没想到田米越听越兴奋越投入,并且田米的领悟力也很好,很多东西她是教给知青和村民,代表的是属于大人的知识和经验,但田米也特别感兴趣,田米最喜欢的是除了农务、村里规章制度、生产条文以外的拓展内容也就是写字,有时候还有一些诗歌。

就这么三个多月,别的小孩一直在外面玩的不可开交,田米这个小姑娘能一直静静的坐在教室里,从头听到尾。甚至有些知青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都不一定能全勤,但这个小女孩她做到了全勤,周红霞觉得这小女孩是读书的料,便找到了田家,劝说田家父母让小女孩去镇上读书,小女孩本人也是十分乐意的,不过因为经济的原因,田米的父母一听到要去镇上读书,就摇了摇头。

“女孩子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学那么多知识有啥用呢?”

“是啊,而且读书还是要花钱的。多一个人读书,家里就少一份劳动力。我们家现在这些人赚的工分勉勉强强能维持温饱,再少一个劳动力的话,那不是全家都得挨饿了。”

“周先生,你说读书也能赚钱,甚至能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周老师,你别欺负我老实人不懂啊,读书要读到什么年岁才能去工作啊?她10岁就能去拿半个工分了,14岁我就可以在村里让她找个人嫁了。但如果她要读书的话,要多少年才能找到工作?一个女娃读了书,将来还有什么人敢娶啊?”

爸爸说的句句没错,但是周先生分明看到了田米小小的眼睛里展露出来对知识的渴望,所以周先生没有放弃,主动提出愿意免费教田米,就算家里人不支持田米去读小学,但一个小孩子现在也没啥劳动力,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