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米五啦(2 / 4)

科举,但你以后要用通过科举考出来的人,你不自己做好制艺,怎么知道如何从一篇制艺里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 34共反驳道· 当然早西通过文地老容 “口任一宵制节乍么可能半临出这个人有没有有才实学 一篇制乙总公可能用回勤出区个人有汉有真小头学,当然是要通过头地与祭 弘节反叛道.只元多方面判断了。” “你知道天下有多少官吗?”胤问道。 “啊?”话题有些跳跃,弘书愣了一下,才道,“嗯,一两万?” “差不多。”胤道,“朕登基以来,吏部还未曾大考过,先帝时最后一次吏部考功,文武官员人数为两万两千四百三十一人,这么多人,难道你皇玛法是一个一个实地考察过的吗?” 弘书道:“皇玛法不能,朝廷能啊,吏部考功,十三道御史,这些不都是为了考察官员。” 胤点头:“对,吏部和御史确实可以考察官员是否实心任事,那你觉得他们的考察结果就是绝对正确的吗。” 那当然不可能,就是后世通讯那般发达,有全民监督,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无能官员不还是层出不穷。 弘书摇摇头。 胤摸摸他的头,道:“所以,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如何分辨臣子的能力、心性就尤为重要,制艺只不过是其中微小又基础的一项,但你如果连这个小处都不认真对待,其他的让朕如何相信你?" 不是,阿玛,你不觉得你现在说的话有点危险吗?这是皇帝该掌握的技能,你却要求我,这几乎是明示了吧? 弘书鼓鼓脸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最终只能闷闷道:“儿臣知道了。” 胤吹慰的领首,他最满意的还不是儿子的聪慧,而是他聪明却不自傲、能够听取他人意见、并善于改正自己,善于纳谏可是明君的标配。 既然要改,那就一起改了。胤道: "你有没有发现,自朕登基以来,你有些过于急躁了。" 怎么,这是要变成他的批判大会了?弘书眨巴眼:"没有吧。" "蜂窝煤、火器弹丸、玻璃,现在又是酒精,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就折腾出这么多从未出现过的事物,并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胤道, "你或许聪慧,但若不是费心使力去钻研,能在短时间内弄出这么多东西?这其中的哪一样,让旁人来做,不得花上几年时间?” 被胤模这么一点,弘书才恍然惊觉,这些东西出现的时间确实太快了,自己表现的太过瞩目、太过突出了,甚至算得上妖孽。 自己确实急躁了,弘书反省,因为知道阿玛会在雍正元年八月立下遗诏,他就总想着能在遗诏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所以迫不及待地展现自己的聪慧、早熟,以期能早些在阿玛心中扎下根,让阿玛没有时间将目光看向弘历。 但其实不必要的,就算现在遗诏上写的是别人的名字,也不意味着他就成为失败者了,遗诏并不是不能改。前世弘历登基时,拿出来的遗诏上面就写着传位给宝亲王的字眼,引历是雍正十一年才封的亲王,这就证明,阿玛在雍正十一年之后还修改过遗诏。 "我……"弘书不知道该说什么,总不能说我是想你在遗诏上写我才会这么着急。 胤却将儿子的吞吞吐吐理解成害羞:“朕知道,你不同于别的孩子,从小对于他人情绪的感知就格外敏感。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卧枕难眠,情绪难免焦躁……”他顿了顿,才吐出那个不太愿意吐出的词,"……不安,你感知到朕的情绪,想为朕排忧解难,才这般努力做出许多事物。" 胤方才回想时才发现,儿子突然研究出蜂窝煤,就是在他和皇额娘关系缓和之后——这一点还是因为儿子。 从那以后,儿子就一发不可收拾,研究新东西的脚步越来越快。 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呢?十四回京,老八党羽躁动,流言漫天,他一夜一夜的睡不好觉。 “但,弘书,慧极必伤。”四下无人,胤终于在儿子面前完全袒露感性的一面,“正如你担忧朕一般,朕也忧心着你。朕好不容易得上天恩赐,有了你,并不想只拥有短短一段时日就将你还给上天。" 当儿子拿来酒精时,胤心中莫名有一点恐慌升起。 酒精是好东西吗?是。 对他会有大好处吗?有,降低伤兵死亡率,不只是多少人活下来那么简单,它更能影响的是战场上士兵的势气和心态。对于这些士兵来说,无论谁做皇帝,他们都避免不了上战场的结果,那么自己这个能让更多人活下来的皇帝,势必会得到他们更多的忠心。 ——十四毕竟在西北呆了近五年,即便他现在被圈在景陵不得动弹,西北诸军也被削模交给年羹尧掌控。但谁也不能保证,西北的这些兵就绝对安全了,毕竟老八还在,对于这个心眼比蜂窝多的弟弟,胤始终保持着最高的警惕。 这种有大好处的东西,儿子却随随便便地、一个接一个地拿出来,就给胤一种感觉,儿子好像是被上天送下来帮他扫清阻碍、旱日坐稳皇位的,等他大权在握之时,儿子完成差事,就会被上天收回。 ……他不想儿子被收回。 胤着弘书胳膊的手骤然攥紧,神色特别郑重地说道:“朕无需你做这些,朕只需你万事无忧、健健康康的长大,长长久久地承欢于朕膝前。” 弘书已经陷入呆滞状态。 好家伙,好家伙,什么情况?阿玛他在说什么?他是不是脑补把自己攻略了? 我拿的难道不是抢乾隆皇位的剧本,而是重生后雍正将皇位拱手奉上的剧本? 呸匹匹匹,想什么美事呢,弘书抖掉身上的鸡皮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