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科研加速(2 / 3)

来,关键是电池技术。

如果电池能量密度升级,材料更加轻质,就可以玩一玩了。

琢磨了一会儿,李太顺掏出手机给媳妇拨了过去。

孙岚这时正在出差,主要任务是与西北工业大学签订一揽子项目科研协议,由东华科技出资,支持西工大建立专门实验室,开展重点项目研究。

这些实验室包括与自动化院合作的微特电机及驱动技术实验室;与航天院的微小卫星工程实验室;与材料学院的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实验室,工业工程与智能制造实验室。

合作方式就是,西工大出场地、人员,东华科技出设备、材料,并一起向国家申请科研经费,经费不足部分,东华科技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

同时,孙岚还带去了一笔助学金,对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救济。

对东华的到来,西工大领导非常重视。

孙岚过来,是以“支持华夏教育,推动科技进步”的名义,但说白了就是发红包的。

那些实验室提交的设备和材料清单,如果算算价钱的话,累计起来超过一个亿。

选择西工大,是校长走了安老爷子的关系,也是陈立东认可。

现在西工大招生形势不错,就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校领导更想资本方能直接支持一笔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所以孙岚享受了很高的礼遇。

接完爱人的电话,孙岚问陪她一起参观华清宫的校长助理刘玉华“西工大有搞无人机的吗?”

刘玉华赶紧说“有啊,有的。我们有无人机技术研究所。华夏第一架无人机就是我们学校搞出来的。您是想”

孙岚问“我能参观一下吗?”

刘玉华迟疑了一下,小声说“这个研究所是给部队做研发的,那里有保密等级要求。”

孙岚说“那就算了吧。”

然而第二天,无人机所的总师吴晓兵两口子就赶了过来,主动要见孙岚。

吴晓兵最近很煎熬,就在上个月给部队预研的某个重点项目失败了,所谓失败就是试制的无人机首飞摔下来了。

问题根源也清楚机身材料偏重,发动机动力不足。

发动机是西工大无人机所自己研制生产的燃油发动机,代表了华夏中小型无人机“心脏”的最高水平。

但吴晓兵心里有数,比起国际上成熟的发动机,至少差了年。

首飞失败后,他请求所里批准,用了仅有的一台进口发动机,装上去后试飞成功了。

可就在前些天,所里联系销售商想批量采购一批发动机,结果对方无奈地表示因为塞黑大使馆的问题,这个型号发动机对华夏的出口资质刚刚被取消了。

吴晓兵急眼了,次飞成功,部队那边对这款无人机已经认可,准备采购一批进行装备试验。

发动机限购!这不是被架起来烤吗?

吴晓兵原本就不想用进口发动机,可走到了这一步,如何向部队解释?

正煎熬的时候,晚上妻子跟他说“刘玉华说东华科技的孙岚经理问起过无人机的事情,因为涉密原因,没能过来参观,不知道东华有没有办法搞到发动机”。

吴晓兵精神一振“搞到搞不到也要去问问,已经走投无路,我明天拜访一下那位孙总。”

“我也跟你去。”

早上起来,刘玉华带着吴晓兵和董静两口子就与孙岚见了面。

几人先在一起吃早点,孙岚开始认为这是刘玉华特意的安排。

没想到吴晓兵有求于东华。

吃完抹抹嘴,吴晓兵就说“孙总,我是来给您添麻烦的。”

孙岚问“吴总师客气,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吴晓兵说出了自己的困境“事情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我们被外方卡得死死的。”

孙岚安慰说“您别急,我先问问公司那边能不能想想办法,也许我们的某个单位有这样的备品存货。哦,您需要的发动机是什么型号?”

吴晓兵说“是奥斯忒亚的rotaxf活塞发动机。”

孙岚起身给李太顺打电话。

李太顺听完后,直接把电话打给了陈立东。

陈立东查了查系统,然后告诉李太顺“我能弄到,他们需要多少?”

这边孙岚问吴晓兵“吴总工,您需要多少台?”

吴晓兵一愣“你们有?”

孙岚手里电话没挂,跟吴晓兵说“电话里是我爱人,他叫李太顺是我们东华机电的负责人,也是我们研发中心机电项目负责人。我把电话给您,你俩直接聊。”

吴晓兵接过电话跟李太顺聊了起来。

无人机所资金有限,部队那边给的经费也快用完,这么一台发动机就需要万刀,他手里的钱只够买台,可他听完李太顺的报价,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