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威武大将军下线(1 / 3)

立皇帝刘瑾、皇庶子钱宁、刀子江彬,几个正德朝呼风唤雨的大佬说完,接回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搬进豹房的时间是正德三年,从这里开始,朱厚照再没有回皇宫住过,不是住豹房就是住宣府的镇国公府,他亲切的称镇国公府为“家里”!

什么原因呢?难得是因为他正德皇帝朱厚照放荡不羁爱自由?

爱自由是对的,但之所以宁愿住豹房也不住皇宫,可能跟皇宫的安全性有一定关系。

可以看看朱厚照的爷爷朱见深,还有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两人对皇宫同样有阴影。

朱见深时,江湖术士进了皇宫,于是朱见深打造西厂,至于朱厚熜,十三宫女刺嘉靖这个笑话,再过几百年可能还在流传。

再次可能就是朱厚照跟他娘的关系了,母子关系淡薄的情况下,住皇宫干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整得多尴尬,反倒不如出去躲清净。

说回豹房,这东西并不是朱厚照独家首创,属于曾经就有,特指贵族们豢养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只是朱厚照的豹房最为出名而已。

另外,别看豹房这么出名,其实造价也就24万两,有几百间房屋。

这花费的银钱多吗?很多,相比于一般的藩王、大臣、勋贵来说,都挺多的,但要是拿到皇帝行列中比……能比啥呢?

特别能败家那些且不说,单说宋徽宗的花石纲、明孝宗的斋醮、清……这算了,著名的那俩都挺能花钱。

更何况,豹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行宫,朱厚照一辈子起居在这里,朝政处理在这里,他那些义子,或者说军官也在这里。

显然,这地方并不能当成一个纯粹的玩乐之所,而是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像机构总部更大于像一个行宫。

正德七年,朱厚照在豹房的基础上增添了200多间房屋,继续深耕他的小天地。

正德九年正月,宫中失火,殃及内廷三殿之首的乾清宫,这个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尊贵地位的大殿,被焚烧。

朱厚照很幸运,当时并不在乾清宫,望见大火的第一时间,他并没有带人去扑救,而是连忙赶回豹房。

随即望着大火对身边人感叹到:好一棚大烟火啊!

确实是好一棚大烟火,因为众所周知的是,明朝皇帝易溶于水,明朝皇宫易燃大火。

比如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三人统治时期,一个是幸运的不在,一个是被陆炳所救,最后一个就牛掰了,他会自己盖房子!

朱由校:过奖过奖!

朱元璋:……什么人才聚集王朝?啊?

正德五年六月,朱厚照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让有司铸印,据说他非常喜欢藏区、草原、西洋语言,对这些东西充满兴趣。

正德七年,朱厚照认了127个干儿子,全部赐予朱姓,还在豹房旁边给他们建造义子府。

关键点来了,127个干儿子到齐后,钱宁、江彬自然也就冒头了,江彬就跟朱厚照讲了,说边军骁勇善战,跟京城这帮老爷兵不一样,能打能杀还忠心。

劝朱厚照把边军和京军来个互调,朱厚照听了,下旨调边军入京,于是大臣们炸锅了,纷纷搬出祖制,说祖训有言,边军、京军不许互调。

朱厚照自然没听,打破祖制调边军入京,设立东、西官厅,由江彬、许泰统帅这些兵马。

大臣们为什么会炸锅呢?联系上刘瑾的死或许才能看明白,说白了还是军队里的那点烂事。

军屯是不能查的,因为利益网太大,一查就是一大片。

同理,边军和京军也是不能动的,因为利益网同样庞大,吃空饷、喝兵血这种事都是谁在干啊?

自然是衮衮诸公、守法勋贵啊,皇帝不动京军的时候,京军有多少人,每年要多少军费,那是他们说了算。

但现在皇帝要调动京军和边军,那好了,就这么一点时间,差的人他们上哪里去凑?吃的空饷、喝的兵血早让他们造完了,上哪去补?

另外,调边军入京这件事,真的只是朱厚照听信江彬的一面之词,胡乱下旨吗?

显然不是,朱厚照之所以调边军入京,一不是因为谗言,二不是因为查空饷……至少当时不是。

调边军入京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平叛,平定正德五年十月开始的刘六、刘七农民起义。

老实说,这次起义非常玄乎,作为所谓弘治中兴后的继任之君,朱厚照登基不过四五年,居然就在京城附近闹起了农民大起义。

且这帮人兵马没多少,也没根据地,偏偏就能转战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数省,几千里的广大地区。

朱厚照派人出去平叛,结果这帮人领着京军跟着起义军屁股后面转,就是不敢跟人正面对打。

坐视起义军转向南方……目标也很明确,烧了刘瑾同党焦芳的家。

朱厚照很生气,于是不惜打破祖制也要调遣边军入内地平叛,最终设立东西官厅。

这次起义对什么人最有利?一是官员、二是百姓!

农民起义最后让百姓受益这很正常,但为什么官员也会受益呢?

前文提过,立皇帝刘瑾裁撤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