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好圣孙朱瞻基,自出生起便受到他爷爷朱棣重视,经常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带他了解民间生活。
永乐九年,12岁的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正式加冠,同时也开始正式接触政务与军事征战。
朱棣于朱瞻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慈祥的祖父,同时也是教会他如何当好一个皇帝的老师。
永乐十二年,15岁的朱瞻基跟随朱棣出征瓦剌,第一次提刀走上战场。
这次比较倒霉,身边的太监眼见瓦剌大败,于是怂恿朱瞻基带兵追杀,然后被瓦剌人趁机埋伏了一波。
幸亏朱棣及时发现自己的好孙孙不见了,急忙派人去找,不然,朱瞻基大概已经销号重开了。
战场历练的同时,朱棣也没有放弃对于朱瞻基的文化教育,专门带着一些翰林院学士教导朱瞻基经史子集。
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被教员评了个大老粗、朱棣被评价为半文盲外,其他皇帝,可都是“知识分子”……朱由校难说!
朱棣带着朱瞻基数次深入漠北草原,打击蒙古势力,同时又让他不断接触政务,培养处政能力,这一切都被他两个叔叔看在眼里,逐渐起了重视。
朱高煦、朱高燧是很想整朱瞻基一波的,皇位只有一个,可容不得什么骨肉亲情,再说了,叔侄之间,哪比兄弟亲情?他俩连朱高炽都能下手,还差一个朱瞻基?
奈何,朱瞻基是朱棣的宝贝疙瘩,这俩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朱瞻基势力一天强过一天。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逝榆木川,这个明君+暴君的集合体,朱瞻基的好老师,终究还是没了!
朱瞻基闻讯后,亲自赶往开平城迎丧……没错,此时漠南的开平城还在明朝手中。
同年8月,朱高炽登基为帝,10月,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子。
洪熙元年,因为南京地震,加上朱高炽想要迁都回南京的原因,朱瞻基受命赶赴南京准备迁都工作。
奈何,仅仅月余,朱高炽便已病重,迁都的事情就此不了了之!
同年6月27日,朱瞻基赶回北京登基称帝,宣德治世正式开启。
据说,朱瞻基回京途中,汉王朱高煦是准备埋伏朱瞻基一波的,毕竟汉王心善,见不得自家大哥孤零零一个人在
奈何,汉王论起狡诈比不得朱瞻基,于是傻等月余,最终只等来了朱瞻基回到北京成功登基的消息。
至于朱瞻基回京之前,皇太后张氏封锁了朱高炽死讯,同时让朱瞻基的亲弟弟襄王朱瞻墡监理国政。
于谦被传的那个“谋立襄王子”的罪名中,所说的襄王就是朱瞻墡,这位明朝宗室牛掰,一辈子起码有四五次当皇帝的机会,但都让他推脱了,因此最终混了个寿终正寝。
说回正题,朱瞻基上位后,立刻放弃了他老爹的迁都计划,仍旧以北京为京城,以便于及时应对北方边境问题。
否决完老爹的迁都计划后,朱瞻基还准备否决一下二叔朱高煦……物理否决,汉王瓦罐鸡就是这么来的。
宣德元年8月,汉王朱高煦于乐安起兵谋反,准备学习一下自家老爷子,给年轻的小侄贼上一课。
但他却忘了,这个侄子是宣德帝,而非建文帝,宣德虽然喜欢文学,但不代表他只懂文学之事。
他并非不懂军事,只是单纯没怎么用,有但不用和纯粹没有,那是两码事。
听说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毫不奇怪,就连朝堂众臣都是一脸淡然,汉王谋反?早有预料。
这倒不是众人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朱高煦实在太高调,跟他一比,司马昭都得退避三舍,甘拜下风。
朱高煦这货是真恨不得拿个喇叭敲个锣,满天下转悠一圈。
朱高煦:各位各位,都看过来看过来,俺宣布个事儿,孤,朱高煦,今儿反了,不,是奉天靖难!
毕竟造反之前还专门写信约着北京城内的英国公张辅一起的,也就他朱高煦了!
张辅:……好吧,我承认,我低估了你,没想到你会如此愚蠢!
张辅收到信后那是半点不敢耽搁,那是立刻拽着信使朝皇宫跑,把汉王的信,连带着信使一起交给朱瞻基,只为证明一件事:
陛下,臣与汉王,并无半点干系,请陛下明断!
朱瞻基见此是笑了笑,提笔也给朱高煦写了封信,大致意思就是:
二叔,你也没多少年了,何必折腾,好好养老不香吗?听话,回封地老实待着,侄儿下次一定去看你!
朱高煦没听,虽然没能鼓动张辅,但他依旧未曾放弃,继续写信,这次是写给山东都指挥的,约他为内应,帮忙拿下济南城。
这位同样不理他,把信连着信使往北京这么一送……回家睡觉,拜拜了您嘞!
朱高煦:……我自己来,我行的!
接连两次怂恿人造反,朱瞻基要是再不动,他可就真跟建文帝没啥两样了,于是,朱瞻基决定亲征。
这位自洪熙元年6月登基后可一直没有闲着,而是抓紧时间整顿军务,把兵权牢牢抓在手里。
稳定了政局,抓牢了兵权后,他才坐看汉王朱高煦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