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督师辽东(1 / 2)

冠军侯谈天赋,众人还真没什么话说,毕竟武将最高荣誉封狼居胥就是这位打出来的,关键他封狼居胥时还刚刚二十余,除了天赋,也没什么能解释了。

【孙老师自请前往辽东主持防务,朱由校表示很高兴,也很安心,当即加封孙老师为太子太保,赐蟒袍、玉带,将孙老师送了出去!

于是,时年五十九岁高龄的孙老师再次前往边关。到达山海关后,袁崇焕向孙承宗建议在宁远驻兵,这样进可攻锦州,退可保关宁,得到孙承宗大加赞赏。

当时辽东经略换成了王在晋,这不太聪明的经略大人又是修城又是增兵,结果屁用没有,孙老师对此非常疑惑,一个人是如何蠢成这样的?当即前往询问。

孙老师问他,新城修好以后是不是要把旧城的四万兵马调过来驻守?结果王大人皱眉想了想回答说,旧城的兵马不动,新城应该增加四万兵马。

孙老师对此非常无语,大概教书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蠢的,当即又问,这样一来八里铺就有八万兵马了!

一片石那地儿不守吗?而新城后面就是旧城,旧城前埋的那些地雷你是想用来对付官兵吗?

又问新城如果能守,旧城还有什么用?假如新城守不住,四万兵马投了敌,你是想开关放他们进来吗?

孙老师一番话直接给王在晋问蒙了,王大人压根儿没想这么多,想了半天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关外有三道关可以进来。

言外之意就是敌人不一定会从他修的新城入关,还说他准备在山上修几座营寨防止官兵溃逃。

孙老师上下看了看王在晋,实在怀疑他有没有脑子这东西,因此当即怼了一句,官兵还没败,你就修好营寨等他们,你是想教他们怎么逃跑吗?

而且逃跑的官兵可以进营寨,后金军就这么傻,不会跟着进去?你身为辽东经略,不想着恢复疆土,却在闭关自守,撤了关外所有防线,边关还能有宁日吗?

一番话直说得王在晋尴尬异常,天可怜见,他就一文官,懂什么军事?又不是人人都是卢象升、孙承宗,没那天赋啊!

宋明几朝文官就是这毛病,明明很多不懂打仗,偏偏还喜欢指手画脚,自以为有锦囊妙计,嗯,当然,他们瘾没车神大,研究阵图还是车神最厉害】

赵光义:又扯朕干嘛?

李世民:人菜瘾别大,多学学我大唐书生多好,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

雍正:不然你以为那些话本小说怎么来的?就是这帮怪书生,书读得不多,却自以为腹有良谋,妙计跌出,写书自嗨!

章先生:所以……你大清祖宗拿小说当兵书吗?

雍正:咳!你当朕啥也没说!

【孙老师随后召集众将商议关外防守问题,袁崇焕主张守宁远,阎鸣泰主张守觉华岛,王在晋主张守中前所。

孙老师最后还是采用了袁崇焕的建议,并亲自镇守关门,毕竟宁远这地儿靠海,防守压力小。

而王在晋……孙老师回头就给朱由校上书免了他的官,毕竟猪队友这一类,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还留着,那多半脑子也不太好使】

王在晋:姓孙的好狠!

徐渭@王在晋:你丫自己傻,怪得谁来?

王在晋@徐渭:举人都没考中的人不配和本官说话。

徐渭@王在晋:可老夫比你强,你丫除了四书五经还知道个什么?

王在晋@徐渭:本官进士出身,金榜题名!

徐渭@王在晋:你丫也就会争权夺利、贪财享乐!

王在晋@徐渭:本官进士出身,金榜题名!

徐渭:……

你丫能不能说点儿别的?

【1622年八月,孙老师督师辽东,一上任就给了辽东将领不少自主权力,可以见机行事,不受他人限制。

当然,这权力带来的后果有好有坏,好处是武将能够抓住战机,多打胜仗,至于坏处……参考后期辽东将门,直接成了一帮祸害。

孙老师上任后,很快发觉了大批人才,比如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还有孙元化,嗯,火炮专家那位。

顺带提一句,清军的科技树就是从这位这里传过去的,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这渣滓三人组降清当了汉奸】

李定国:孔孙子我知道,至于其他那俩……可惜没叫我遇上,不然一定一起送走。

孔有德:……

尚可喜:……

耿精忠:……

姓李的不是啥好人啊!这么想砍人!

【孙老师用孙元化干嘛呢?修炮台,嗯,记得努尔哈赤后面好像被轰了一炮。当然,个人觉得用这位修城墙更好些。

毕竟别人修城防的是投石机,而孙元化……他防的是炮击,修的城主要看能挨多少火炮轰击】

孔有德:看登州城就知道了,确实是个人才,还好被明廷自己杀了!

崇祯:可惜当初没杀你,不过这次朕记住你了,马上安排送你一程!

孔有德:……

【在任上,孙老师发现军队里吃空饷、喝兵血的现象非常普遍,更离谱的是一些地方军官串通一气,拿两地官兵合在一处应付巡查。